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我是猫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31740490
  • 作      者:
    [日]夏目漱石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

日本近代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展开
内容介绍

《我是猫》以一只猫的口吻,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讽刺。作品通过主人公苦沙弥的生活,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一批惯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的文人学士和势利小人,淋漓尽致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家、统治者,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会习气,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

展开
精彩书评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登在俳谐杂志《子规》上的《哥儿》《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鲁迅


说到日本文学,我喜欢夏目漱石……比起读我的小说哭的读者来说,我喜欢笑的,因为哭是内向的,对外无法敞开胸襟,反倒是幽默会让人鼓足勇气,这个我喜欢。

——村上春树


夏目漱石擅长在作品中提出无法解决的谜团。唯有从头读完,之后再重新阅读,才能看清人物行动被后的真相。 

——北村熏


展开
精彩书摘
  【试读】
  一
  我是猫,暂时没有名字。
  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哪儿出生的,只是隐约记得曾在一个昏暗潮湿的角落里喵喵叫唤。我就是在那儿第一次见到人类的。而且后来才知道,他是属于人类中最狰狞的一个种族——学生。据说学生经常抓我们煮了吃。但是,当时我刚出生,可谓无知者无畏。但总在他的手掌上,感到一种莫名的柔软舒适。在他手掌上平静下来以后,我看到了那学生的脸,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人类。那种奇妙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别的就先不提了,单说他那脸,那儿本该饰有毛发的,可他的脸却光溜溜的,简直像个煎药壶。那以后我也见过不少猫,可从没见过像他这种残次的怪胎。不仅如此,他脸的正中央高高突起一块,那突起上的小洞里还时不时地喷出烟雾来,挺呛的,实在受不了。那时我才知道这就是人类吸食的香烟。
  我在学生的手掌上舒舒服服地坐了一会儿,突然觉得自己开始以不寻常的速度旋转起来。也不知道是学生在转还是我自己在转,总之转得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我觉得自己可能没救了,噼里啪啦眼冒金星。到此,我的记忆再次戛然而止,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后来的事。
  等我回过神来,发现学生已经不见了,一大帮兄弟也一只都找不着,连最亲爱的妈妈也不见踪影。而且,这里跟以往待过的地方不同,亮得眼睛都睁不开。我觉得四周情况有点怪异,慢悠悠地往外一爬,才感到浑身疼痛。原来我被人从稻草堆扔进竹林了。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竹林里爬出来,正好到了一个大池塘边上。我坐在池边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其实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后来我灵机一动,想到如果多哭几声,说不定那学生会回来接我。“喵——喵——”我试着叫了几声,可并没有人出现。微风轻轻拂过池塘,落日西沉。我的肚子饿得厉害,想叫也叫不出声了。没办法,吃什么都行,得先找个地方垫垫肚子,想好之后,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沿着池塘走起来。这真是一段艰难的路途。我强忍饥饿,向前爬行,终于到了有点人烟的地方。只要进到里面,肯定就能得救,于是我从竹篱的破洞钻进一户人家。缘分真是不可思议,如果那竹篱没有破,可能我最终会饿死在路边。这就是俗话说的“同借一树荫,也是前世缘”吧。后来,这个竹篱的破洞成了我拜访隔壁三花猫的必经之路。
  虽说潜进了这户人家,但今后该如何是好,我却毫无头绪。天很快就要黑了,肚子又饿,身上又冷,此时竟然还下起雨来。不能再犹豫了。没有办法,我只能朝着明亮、暖和的地方走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已经爬进这户人家的家里了。在这儿,我才见到那个学生之外的人类。首先遇见的是女仆,这人比之前那个学生更加粗暴,一看见我就抓起我的脖颈往外扔。这下完了,我闭上眼睛,只能听天由命。可我饥寒交迫,实在没法再继续忍受,就趁女仆不注意,又一次爬进厨房。接着又立刻被扔了出来。我记得自己被扔出去又爬进来,爬进来又被扔出去,如此反复了四五次。那时,我真是打心里讨厌上了女仆。后来偷了女仆的秋刀鱼,才算报了一箭之仇,出了这口闷气。
  我最后一次被撵出来时,家里的主人走了出来:“什么事儿啊?吵吵嚷嚷的。”
  女仆抓着我给主人看:“这只流浪猫怎么赶都赶不出厨房,真是头疼。”
  主人捻着鼻子下的黑毛端详了一会儿我的脸:“既然如此,就留下它吧。”
  说完他就进屋了。主人好像是个不怎么开口的人。女仆一脸懊恼地把我扔进厨房。这时,我终于决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我的主人很少跟我见面。他是个教师,从学校回来就整天泡在书房里,基本不出来。家里人都觉得他特别爱读书。他本人也表现出一副爱读书的样子。可实际上他并不像家里人想象的那么勤奋刻苦。我经常蹑手蹑脚地溜到书房偷看,发现他总是睡午觉。有时口水都流到看到一半儿的书上了。他有慢性胃病,脸色发黄,没有弹性,看着就不怎么健康。可是他却是个大胃王。大吃一顿之后就要喝消化酵素,喝完翻开书,看了两三页就犯困,口水都流到书上。这就是他每晚都要做的。虽然是一只猫,但我时常思考。教师还真是轻松。我要是生为人类,一定要当教师。这个工作连这么睡懒觉的人都能胜任,那猫肯定也没问题。可即便如此,主人却经常在朋友来做客时抱怨、发牢骚,说再没有比教师更辛苦的工作了。
  我住进这户人家时,除了主人之外,其他人都不怎么喜欢我。不管到哪儿都被撵走,也没人理我。直到今日连个名字都不给我起,可见他们有多不重视我。没办法,我只能尽量待在收留我的主人身边。早上主人看报纸时,我一定会坐在他膝盖上。他睡午觉时,我一定会坐在他背上。我这么做也不是因为喜欢主人,只是别无选择,实在是再没别人搭理我了。在种种经历之后,我养成了早上在饭钵上睡觉、晚上在被炉上睡觉、天气好的白天在走廊睡觉的习惯。不过,最舒服的还属晚上,钻进小孩被窝和他们一起睡觉。小孩有两个,一个五岁,一个三岁,到了晚上两孩子就睡在同一个房间、同一个被窝里。我经常见缝插针地往他们俩中间钻,可如果不巧把小孩弄醒,那就糟了。小孩——尤其是年纪小的那个,心眼儿可坏了——管是半夜还是其他时候,都会号啕大哭:“猫来啦!猫来啦!”
  患有慢性胃病的主人听到哭声,肯定会醒来,跑到隔壁的孩子房间来。我以前就被主人用尺子狠狠打过屁股。
  和人类同居后,观察得时间越长,越觉得他们非常自私任性。尤其是经常跟我同床共枕的小孩,简直自私到令人发指。动不动就把我倒立过来,或者往我头上套袋子,把我扔出去,把我塞进炉灶里。而且只要我稍加还手,就会遭到全家的围追堵截。前阵子也是,我不过是稍微在榻榻米上磨了磨爪子,女主人就无比愤怒,从那以后轻易不让我进客厅。我在厨房的地板中间冷得直打哆嗦,他们也面不改色。我十分尊敬住在斜对面的小白,每次见到我都会说再也找不到比人类更无情的东西了。小白前几天生下四只雪白可爱的小猫。可是生下来第三天,就被住在那户人家的学生扔到后面的池塘里了。小白流着眼泪讲述了事情的原委,说如果我们猫族想要尽享天伦之乐,就必须与人类斗争到底,将其剿灭。我觉得她说得非常有道理。隔壁的三花则愤慨地表示,人类不明白什么叫所有权。本来我们同族之间,不管鱼头还是鱼肚,都讲究先到先得。如果对方不遵守这个规矩,是可以诉诸武力的。然而,他们人类丝毫没有这种观念。我们发现的美味佳肴就一定会被他们掠夺殆尽。他们仗着力量强大就掠夺了我们应得的食物。小白住在军人家里,三花的主人是一位律师。因为我住在教师家里,在这些方面比他们俩要乐观点。我只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管怎样,人类总不可能永远那么嚣张吧。只要耐心沉住气,总有一天会等到猫族盛世的来临。
  我也是一时兴起,就说说主人因为任性而搞砸的一件事儿吧。本来主人也没有过人之处,却什么都想试试手。写首俳句投稿给《杜鹃》,吟首新体诗投稿给《明星》,写些错漏百出的英文,有时还沉迷于弓箭、学学歌谣,也有时拉着小提琴吱嘎作响。遗憾的是没有一种学得像样。自己明明有胃病,却对这些异常投入。还在厕所里唱谣曲,邻居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厕所先生”,他却毫不在意,还一直重复唱《平宗盛》里《侯》这一部分,大家听到就忍不住笑话道:“听啊,又开始唱宗盛了!”
  不知怎么回事,我住进来一个月以后的某个工资日,主人拎着一个大包回到家。这是买了什么呢?原来是水彩颜料、毛笔和Whatman画纸,好像从今天开始不再研究歌谣和俳句,而是决心开始画画了。果然第二天开始,他就每天待在书房,午觉也不睡了,一个劲儿地画画。但是,他画出的作品实在是没人能欣赏得来。可能他本人也觉得画得不好,有一天他的一个搞美学的朋友来做客时,我听到他这样说道:
  “好像总也画不好啊!看别人画总觉得没什么,等自己拿起笔一画,才觉得困难。”主人倾诉道。此话说得不假。他的朋友透过金边眼镜看着主人的脸说:“不可能一开始就画得好。首先,仅仅靠室内的想象,是画不好画的。以前意大利大画家安德烈·德尔·萨托曾经说过,画画就要描绘自然本身。天有星辰,地有露珠。飞有禽鸟,跑有野兽。池中金鱼,枯木寒鸦。大自然就是一幅巨型的活生生的画卷。怎么样,你要是想画点像样的画,就试试写生吧!”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