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诸子的声音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13925174
  • 作      者:
    史一棋
  • 出 版 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一棋自谓“奉献给读者的仅是恍然之后的小得”,其实书中不乏大悟。他把这些中国文化元典时代绝品中的灵魂级概念剥离出来,和你分享诸子声音的精妙之处,解读其中密码。我读此书,不禁每每拍案,如饮甘醇。

 

贾樟柯(导演、编剧、制片人)

先秦历史的厚重波澜,诸子百家的奔走呐喊,锐意青年的穷究思索,都融汇在这本书中。一棋的文字,有种电影画面般的表现力,不仅围绕着过去,也试图解答现在,更指向未来。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诸子的声音就像诗歌,既婉转动人,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又振聋发聩,给我们的心灵以启迪。一棋将先秦诸子的人物经历与学说思想关联起来,再置入时代背景中去,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生动立体的图景,对于想了解这段思想史的读者是个福音。


展开
作者简介

史一棋,1992年生,山西榆社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人民日报社记者。从业以来,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曾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热爱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尤其注重探究其中的兴亡更替和治乱之理。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好大一盘棋”。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通俗地叙述了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分析了个中优劣,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入门级读物。从春秋到战国,从老子到韩非子,这本书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时期,呈现了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多位思想家的学说及其流变,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样貌,同时展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交流、学术论辩、理念争锋、门派兴衰。


展开
精彩书评

1.“文化自信”是时代的号召。国家越来越重视国学以及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其中的先秦哲学类图书也必然会有很大市场。

2.本书为一本解读诸子百家思想的入门类书籍,作者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进行构思写作,使得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让读者告别了以往晦涩难懂、枯燥无趣的同类哲学书,增加了图书的易读性。

3.贾樟柯、蒙曼、许宏等大家推荐,侧面说明本文内容及思想方面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展开
精彩书摘

老子来了,老子走了

诸子百家之中,首推老子。老子不但是诸子中年代最早的,而且其著作《老子》更被不少人认为是诸多哲学流派、思想学说的发源点,明朝时宋濂有言: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家祖之;“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神仙家祖之;“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兵家祖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庄、列祖之;“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申、韩祖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张良祖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曹参祖之。(见《诸子辩》)

 

上面双引号里的内容都出自《老子》,宋濂连用七个“祖之”,认为道家、法家、兵家的学说,还有张良、曹参的治国之道,皆源自老子学说。可见,《老子》博大精深,远非常人可以参悟得透的。

然而老子的一生是一个谜。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胡适谈及他的事迹,用“已不可考”形容。关于老子之死,胡适则说“不知在于何时”,令读者摸不着头脑。相较之下,对老子生平记载最为详尽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及他的结局时,也以“莫知其所终”做结。司马迁还说他“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后人根据这个说法,一口咬定老子至少活了一百六十岁,以此推断《老子》中藏有长生延年之术,大肆渲染。这虽是后人附会,但也为《老子》另添不少神秘的色彩。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国苦县厉乡人,曾做过“周守藏室之史”,大概是周朝图书馆馆长。值得纪念的是,老子与孔子——这两位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远至深的伟大思想家——曾见过面。孔子一反圣贤师者形象,这次见面是他向老子求教,所谓“将问礼于老子”。老子一番教导,令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孔子甚至说拜见老子就像见到神龙一般: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展开
目录

前篇 诸子的密码

第一章  精神

范畴的界定/004

年代与流派/006

基本精神/010

形成与表达/013

第二章  时代

周始封建/020

礼坏乐崩/023

士的崛兴/026

黄土与季风/029

中篇 诸子的声音

第三章  老子

老子来了,老子走了/036

读《老子》之法/039

道/044

处世之道 /050

治世之道/058

揭开面纱重看老子/065

第四章  孔子

苦孩子/072

读《论语》之法/075

刻板印象/082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086

不靠谱政治/094

 君子的课堂/102

尽人事,听天命/108

第五章  墨子

仗剑敢问路在哪里/114

儒墨恩仇录/118

实利主义哲学/122

兼而爱之,爱人如己/128

唯才是举和唯上是从/134

来自鬼神的恐吓/139

林花谢春红,毋乃太匆匆/144

第六章  杨子

隐士新闻发言人/154

杨朱无爱,所以无书/157

第七章  商鞅

四个转折 /164

农战为本的《商君书》/168

治民?不,制民/171

历史进化论 /177

法家改革派的悲剧/18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