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品牌强国战略体系研究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11559838
  • 作      者:
    谭新政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谭新政(又名谭兴政)笔名:求实、金山人。国家标准委技术专家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副会长,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主任,五洲创意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者生涯十年,发表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论文等三千余篇,有十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好新闻奖,其中.长篇论文《报纸视觉新闻初探》获特别奖。
  营销策划十年,2000年荣获首批“中国十大策划专家”、“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称号,策划的“绿色希望工程春天大行动”“中国房地产策划大赛”“全国诚信评价活动”“中国企业品牌评价活动”“全国售后服务评价活动”等百余项活动,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
  标准制定十年,填补了“品牌、服务”国家标准空白,发起组织并起草了我国首部《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规范》《商务策划评价规范》《无形资产评价体系》《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现代服务业分类与代码》《工匠品牌评价标准》等二十多部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创建了品牌、售后服务认证机构,开创“服务认证”“品牌认证”先河。出版《品牌总论》《服务总论》《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教程》《售后服务认证评审员教程》《媒体组合密码》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品牌强国战略体系研究》既立足于宏观,又着眼于微观,梳理了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同时从品牌顶层设计、标准化制定、品牌的理论教育体系设立、品牌的管理和评价,以及品牌创新等方面,做了通俗而扼要的讲解论述。作者既普及了相关知识,也对我国品牌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品牌强国战略体系研究》:
  九、国家加强对知名品牌的保护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人们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也加强了对自主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保护品牌首先需要客观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品牌现状,如此才能产生时代紧迫感,激发品牌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有效保护措施。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品牌大国,但并不是品牌强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品牌发展仍然在路上,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一是我国享誉全球的著名品牌仍然不多,据2015年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显示,我国仅有51个品牌位列其中,占比很小;二是即便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创造效益的能力仍然不强,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4年统计,每千亿美元GDP的经济效益,在美国由2175件商标创造出来,而在我国由1.2071万件商标创造;三是品牌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换句话讲就是品牌走出去的能力不强,数量少,都是在国内打转转。目前我国的商标申请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走向国外寻求商标保护的品牌数量比例并不大。真正强大的品牌不仅仅在国内具有影响力,而是要走向国际经受检验。
  政府的决心和法规措施是民族品牌保护的根本保障,对于民族品牌保护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品牌工作的切人点是商标工作,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商标工作,大力推进品牌服务社会化,提升商标品牌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已经形成一批商标品牌服务业集聚区。为了推进我国的商标工作,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力解决商标注册便利化,提升商标注册服务水平,拓宽商标申请渠道,增设地方商标受理处,加大对于知名品牌在商标确权程序中的保护力度,以诚实信用为原则完善确权机制,从严从快审理大规模恶意抢注商标案件。
  对于民族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如何保护民族品牌的看法和做法则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政府出于狭隘的地域经济观念,把民族品牌当作地方经济的摇钱树,对于本地品牌过度保护,结果妨碍了企业的发展,导致品牌变质退化。还有的地方政府则完全放任不管,缺乏正确的保护思路和办法,结果导致民族品牌生存环境恶化。作为政府,需要为民族品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民族品牌管理制度,在外资并购过程中要加强审核管理,对于维护民族品牌的事件人要严格予以惩治,保证民族品牌能够健康发展。
  民族品牌的保护不仅要靠政府,更要靠全民品牌意识的觉醒,需要企业和消费者齐心协力,只有三管齐下,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民族品牌,巩固好民族品牌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根子。作为企业,积极维护民族品牌是事关自身,也是事关国家的大事,是企业应尽的分内之事。综观我国的一些民族品牌消失或丢失现象,不难发现大致有两大原因:一是企业自身发生了致命的情况,危机公关不利,最终彻底摧毁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轰然倒下;二是企业经营不善,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将品牌抛售给别人,也就是说被别的企业吃掉了。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根源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企业价值观是决定企业品牌命运的关键因素,一旦企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那么走下坡路甚至消亡就成为必然。作为民族品牌企业,要坚持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不动摇,诚实守信,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和产品,顺应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品牌形象。
  ……
展开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史
第二章 当前中国品牌发展现状

下篇
第三章 品牌顶层设计:政策导向体系
第四章 品牌标准:标准化制定体系
第五章 品牌思维:理论和教育体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