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伊朗发展报告(2017-2018 2018版)/伊朗蓝皮书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09739730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冀开运,博士,陕西洛南人,1966年生,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史专业地区国别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2014年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先后出版译著3本、专著8本,代表作有《伊朗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12)、《伊朗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15)等,发表80篇论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24篇论文。主持并完成9项省部级或国家课题,主要包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课题“中东华人华侨研究——以伊朗、沙特、土耳其为例”(项目编号:GQBY200701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伊朗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7 BS011),国家语委项目“中东国家语言政策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B125 -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伊战争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 BSS012);2015年度教育部国别研究课题“伊朗中资企业风险分类与管控研究”,2017年度教育部国别研究课题“伊朗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及伊朗对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7 GBQY119)。
  
  陆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中东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国际关系及伊朗问题。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德黑兰大学,获波斯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成果有专著《利玛窦(中国纪)波斯文本研究》(波斯语)和《伊朗——东西方文明的汇合点》(合著),先后在《现代国际关系》《西亚非洲》《阿拉伯世界研究》《世界知识》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论文有《伊朗政治温和派的崛起及其影响》《“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国与伊朗的经济合作》《历史与现实视域下中伊合作:基于伊朗对“一带一路”认知的解读》《试析鲁哈尼“重振经济”的路径与制约——兼议哈梅内伊的“抵抗型经济政策”》 《耐心,让巨龙腾飞——伊朗学者眼中的中国》《鲁哈尼政府外交政策与地区稳定》《当代伊朗公民社会状况探析》。
  
  张立明,河南镇平人,1967年生,北京大学硕士,伊朗德黑兰大学博士。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波斯语副教授,主要从事波斯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主要成果有《波斯语语法》、《波汉汉波精编词典》、《伊朗——东西方文明的汇合点》(合著)、《伊朗概论》、《中国文学》(译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伊朗发展报告(2017-2018 2018版)/伊朗蓝皮书》重点分析了2017~2018年伊朗政治、经济、外交的变化特点与趋势。2017年对伊朗而言:政治上,伊朗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东似乎出现以伊朗为首的激进派联盟和沙特以色列联手的温和派联盟的两极格局;经济保持增长,增速虽然放缓,但符合学者和伊朗人民的预期和判断;外交方面,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伊关系持续紧张,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抱团取暖,应对美国的压力;社会方面,宗教与世俗关系互相融合,基本平稳,分工合作中有一定分歧。
展开
精彩书摘
  《伊朗发展报告(2017-2018 2018版)/伊朗蓝皮书》:
  伊朗多数港口位于波斯湾沿岸,恰巴哈尔港位于霍尔木兹海峡以外,是伊朗少有的远洋港口。该港口所在的海岸线长度超过300公里,是伊朗进入印度洋最理想的出海口。但恰巴哈尔港处于伊朗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巴列维王朝时期,政府曾启动大型港口项目,在该地区建立了海军及空军基地,对港口建设进行了规划,并且与承包商签订了相关合同,但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由于资金不足而暂时搁置。1981年两伊战争爆发以后,由于伊朗西部地区的港口和油轮受到伊拉克频繁攻击,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命脉。伊朗政府考虑重新启动恰巴哈尔港的建设,并优先建立了潜艇基地和各种配套设施,并部署了导弹快艇和海军陆战队,使该地成为伊朗重要的海军基地。
  两伊战争结束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失业问题,伊朗政府在沿海地区设立了三个自由贸易工业区,它们分别是位于波斯湾的基什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格什姆岛和恰巴哈尔港贸易一工业自由区。恰巴哈尔港被定位成工业和商贸自由区。根据自由区发展规划,自由区占地140平方公里,分为9个功能区,其中26%的区域是贸易和服务区,39%是工业区,25%是旅游和居民区。恰巴哈尔港自由区的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大型的服务设施如城市自来水、污水管道、电力、通信、互联网、公路和港口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恰巴哈尔港拥有两个商用码头,分别是沙希德·卡朗塔里码头(Shahid Kalantari)和沙希德·贝赫什提码头(ShahidBeheshti),每个码头有5个泊位,占地约485公顷。恰巴哈尔港自由区提供了很多吸引外资的政策,如外国公司可以拥有独资公司、外资企业可以长期租赁土地,20年之内免税,自由区内生产的商品免税,对接国际贸易规则和其他财政优惠举措。
  恰巴哈尔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引起印度的兴趣。早在2003年印度和伊朗就开发恰巴哈尔港已达成初步意向。印度同意帮助伊朗扩建恰巴哈尔港,建两个码头——一个多功能货运码头、一个集装箱码头。2008年双方就建设一条自伊土(土库曼斯坦)边界萨拉赫斯到恰巴哈尔的铁路进行合作达成协议。该铁路南起恰巴哈尔港,往北依次经过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省会扎黑丹、南霍拉桑省会比尔詹德、圣城马什哈德,最终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边境城市萨拉赫斯同中亚铁路网连接起来。这是一条中亚国家出入海洋最便捷的通道,同时也是伊朗政府发展东部落后省份经济的一大手笔。印方承诺提供建设该铁路线相关的技术、专业人员、机车和配件。2008年5月,印伊联合工作组举行首次会议,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合作的领域。印度铁路技术和经济服务公司(RITLS)和印度铁路建设公司(IRCON)承诺建设相关的港口、车站和集装箱码头。2010年,铁路开工建设,但由于缺乏资金,目前进展缓慢。在印度的帮助下,伊朗升级了查巴哈尔一伊朗沙赫尔一扎黑丹一米拉克的公路,连通了米拉克和阿富汗的扎兰季,同阿富汗境内印度投资7.5亿美元援建的扎兰季一迪拉腊姆高等级公路相连,并人连通阿富汗4个主要城市的公路网。在恰巴哈尔港口卸货的货物可以通过卡车运送到阿富汗到中亚地区。此外伊朗和印度还就建设恰巴哈尔一法拉布一巴姆铁路,将恰巴哈尔港同伊朗现有的铁路网连接起来的项目建设达成一致。
  ……
展开
目录
特稿
B.1 伊朗:西扩见底危机初显的2017年

Ⅰ总报告
B.2 2017年伊朗政治、经济与社会形势

Ⅱ分报告
B.3 2017年伊朗经济形势及前景分析
B.4 2017年伊朗外交新动向

Ⅲ 外交热点篇
B.5 “特朗普时代”美伊关系探析
B.6 2017年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关系解析
B.7 2017年伊朗和叙利亚关系
B.8 2017年伊朗与中亚五国关系动向
B.9 2017年伊朗与印度关系解析

Ⅳ 专题篇
B.10 浅析伊朗“十月抗议”的前因后果
B.11 2017年伊朗宗教与政治互动关系研究
B.12 鲁啥尼第一任期的伊朗外交评析
B.13 伊核协议后伊朗与欧洲的关系及其对中伊关系影响
B.14 从“桑吉”轮事故剖析伊朗原油和石油产品海运能力

Ⅴ 中伊关系篇
B.15 伊朗铁路发展提升计划及中资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B.16 2叭7年伊朗高等教育与中伊教育合作发展报告
B.17 伊朗高校汉语学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Ⅵ 附录
B.18 大事记
B.19 后记
Abstract
Contents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