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难点解读》是从揭示诗词语言的特殊规律入手,进而展示如何抓关键、看整体,如何以文解文、以事解文,等等。之所以采用“示例”这一样式,是因为单讲理论,讲者轻松,学者迷惘;而把理论付诸实践,不仅可以检验此理论的真理性,还便于学习者人其门,进而登堂人室。
要训练、提高能力,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只读一览无余的篇章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所以《唐宋诗词难点解读》里所选的篇目都是有“难点”的。有的是大家都自以为读懂了,实际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李煜的《虞美人》,欧阳修的《蝶恋花》,宋祁的《木兰花》,等等;有的连似懂非懂都说不上,论者干脆是误读谬说,比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贺铸的《浣溪沙》,岳飞的《满江红》,等等。至于像把周邦彦《过秦楼》词“惹破画罗轻扇”中的“破”字讲成触破、撕裂,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雄姿英发”讲成姿容雄伟、英气勃发之类的谬误,触目皆是。有难点,才需要分辨,所以把这叫作“思辨性阅读”。这种思辨能力,会潜移默化,使人更有理性,更聪明。
《唐宋诗词难点解读》篇目的排序,完全是根据文本特点与阅读能力训练的需要。讲文本特点与训练解读思维,有区别又有联系。我先从文本特点人手,再讲解读思路,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