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实践角度出发,系统展示了企业研发体系改进的必由之路,涵盖研发体系调研诊断、核心问题洞察、改进方案设计与优化、落地实施以及研发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核心内容,帮助企业以稳健、务实的方式构建高效的研发体系,对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指导和参考价值。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并未全面阐述当前流行的研发管理体系,而是取材于数十家企业研发改进的咨询实践,将优秀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融会贯通,创造性的提炼出一套极具实操性的改进步骤与工具,贯穿了大量丰富的实践案例,将研发改进工作阐述得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令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对企业的研发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深邃思考。
有效的研发体系或是注重客户需求,或是基于技术发展趋势,抑或兼而有之。企业研发体系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市场成功,主要取决于如下两个方面:
l 恰当的产品战略
企业的研发体系承载着企业战略赋予的使命,它的运作是以企业的产品战略为起点,以产品规划和实现为过程,以产品上市并获得商业价值为目标的完整过程。研发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紧密围绕企业战略去展开。
国内某通信公司在成长初期,产品战略是“以中小容量、满足基本语音功能的产品迅速抢占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此时的研发体系就需要以快速推出具备基本功能的中低端产品为首要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产品战略调整为“进军中高端市场,直面业界主流厂商”,此时的研发体系则需要在功能完备、可靠性、兼容性方面下苦功夫,力求做到日臻成熟,比肩业界标杆;当产品获得竞争优势后,研发体系又会根据产品战略,调整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进一步开拓市场并保证利润空间。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研发体系是以企业战略中的产品战略为指引,而企业战略需要结合企业特点和市场趋势。如果企业战略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研发体系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进军,无论行进的速度有多快,研发体系都不会产生效率。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IBM在OS/2系统研发中的踌躇满志、柯达公司在数码相机研发中的裹足不前,都是其中典型的案例。反观华为,从弱小起步、逐步壮大、最终成为业界翘楚,一路走来有惊无险,总能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不得不佩服掌舵者卓越的战略眼光,为研发体系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l 掌握与响应用户需求
研发体系的运作需要切合用户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方式:
一种方式较为“被动”,研发团队贴近用户,不断理解、探索、丰富用户需求,并且在产品研发中有计划地实现和满足。比如满足用户更多的业务需求,让用户工作/生活更加便捷,用户投入成本更低,让用户的心理更加愉悦或是沉迷其中等。
另一种方式是“主动出击”,产品定义并非直接来自用户需求,而是以跨越式的创新去引领用户需求,就像乔布斯所言,“‘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我是相信倾听消费者的,但是消费者并不清楚现在科技的发展水平,他们并不知道科技可以干什么,他们也不能预测下一个改变整个行业的突破口在哪里。”乔布斯并非不关注客户需求,而是以一种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客户需求,当客户看到产品之后,将会赞叹“这就是我需要的”。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去对待客户需求,也无论技术导向或是市场导向,研发体系的努力方向必须适时地与用户真实的需求相匹配,而市场成败就是检验研发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 关键能力凸显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的关键能力,是企业在行业中维护其竞争地位的重要保证。简单地说,关键能力就是客户选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原因。有效的研发体系必须使得企业拥有并表现出这种关键能力。比如对于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关键能力体现在质量与高可靠性、项目交付周期、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对于通信设备行业,企业的关键能力体现在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功能完善、全局性的解决方案、及时响应客户等方面;还有的行业关键能力是要求产品在保证基本功能和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关键能力不仅仅因为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即使在行业内部,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和策略选择的不同,也导致关键能力的差异。手机行业除了有苹果、三星,还有华为、小米,这些公司都是市场的佼佼者,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卖点。企业应当致力于在自己选择的细分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而不必一定以行业最佳为竞争对手。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