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307212411
  • 作      者:
    秦尊文,严飞,刘汉全,等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秦尊文,研究员、博导,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科技部特聘专家,湖北省委党内法规专家,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发表湖北长江经济带相关文章40多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著作2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区域发展提出的新部署和新要求。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创新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形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分为10章,具体论述了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轨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及分析、主体功能区制度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三节 以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趋同与趋异
第二节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第三节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四节 地域空间系统理论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轨迹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沿海开放时期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促进中西部崛起时期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
第四节 进入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及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概论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与区域差异分析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系统协调评价
第五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障碍因子诊断与分析

第五章 主体功能区制度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制度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制度重塑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节 主体功能区制度下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模式

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评估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
第三节 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第四节 协同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

第七章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概况及长江经济带的地位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差异与协调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交通通达性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协调

第八章 产业集群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建设要求与空间格局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与区域协调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建设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

第九章 城市群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群建设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差异
第三节 城市群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效应与障碍性因素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对策

第十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城市群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第二节 流域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