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涛声犹存:李国涛先生纪念文集
0.00     定价 ¥ 69.8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37858519
  • 作      者:
    鲁顺民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鲁顺民,《山西文学》主编,著有散文、报告文学集《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农民》《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及长篇散文《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李国涛,著名编辑家、评论家、小说家、散文家,一直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研究范围包括鲁迅研究、汪曾祺研究、小说文体研究、山西作家作品研究各个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李国涛的文学评论涉及面广、研究领域宽,但他始终以研究山西的作家作品为主。在对山西文学的研究中,又以提出和确立“山药蛋派”在文学界的地位,扩大“山药蛋派”在全国的影响。


《涛声犹存》分“心中的思念”“斯人旧事”“闲闲解得真滋味”三辑,收录了李悦、成一等著名作家、学者的文章和论文70余篇,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对李国涛先生的著述及文学创作等进行了评述和研究。这些极具学术水准的评述,与其他的论述一起,构成了较为立体的、全面的李国涛学术研究评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君在昴宿星团

(代序)

周宗奇

一年何迅忽!

斯人已逝,不过俗身寂灭。

灵魂活着,“涛声犹存”,依然鲜亮于一种大存在之中,沐着宇宙之

光。

有时候,他活在妻子儿女中间,犹叙家长里短。

有时候,他活在亲朋好友中间,寻常谈笑未变。

有时候,他活在与之有过生命能量交换的所有人中间,继续着生命能量的交换。

总之,国涛先生依旧活在大家的心里,活在大家的梦里,活在大家的追忆里,活在大家的思念与想象里,活在续小强及全体作者共同编著的这本 《涛声犹存——缅怀李国涛先生》 里……

有时候则不然。国涛先生本性就酷爱自由,而今又是一个放飞的灵魂,情愿在太空怡然遨游,在久远广袤的星瀚里歌吟。兴之所至,此时此刻,他也许就落脚在美丽的昴宿星团。请大家抬头看金牛座吧,那一个大而明亮的疏散星团中,不是闪烁着六颗亮星吗?它就是昴宿星团,又称七姊妹星团。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有一颗亮星忽然暗了下去,我们凡人看不到了,于是民间开始流传“七妹下嫁”的美丽故事—— 《天仙配》。博学好求的国涛先生,或许正在考证源流,撰写新论,同时对我们大家的思念充满“心电感应”。这种“心电感应”现象,这种跨越时空而瞬间影响双方的“量子纠缠”,这种被爱因斯坦笑称为“远距离闹鬼”的趣事,已被科学理论和实验所证明。我们原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不存在别的一切,意识是和物质相对立的另一种存在。现在却发现完全错了,我们所认知的物质,仅仅是这个宇宙的 5%,还有 95% 的物质,我们一无所知。对此,国涛先生现在比我们要明白得多了。据说昴宿星团人的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超过地球文明,不仅拥有精神进化的路径,而且在科技方面已经可以随意造访外星系的生命。他们因为解决了营养、健康、遗传、环境、哲学、冥想、时间、超光速、古文明、外星种族等等问题,已然处在一种靠“灵性”和“爱的光”生存的生命状态了。国涛先生一定会现身说法,用他那徐州普通话告诉我们:生命的意

义在于意识的提高、心灵的成长、头脑的进化、个性的发展。所谓“灵 性”,就是与“存在”协调的能力,每个灵魂都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目标,回到本真,回到源头,回到宇宙的中心意识。上帝确实是有的,不是人,而是一种能量,一种别样的生命形式。国涛先生还会不失学究风范地告诉我们:“量子纠缠”同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就像佛法的智慧是超越时空的。“超弦理论”发现一个惊人结果,宇宙在超宏观与超微观上具有无限层次,半径 1/R (比原子尺度还小 1000 亿亿亿倍) 空间中的物理形式,和半径 R 的大尺度宇宙之间,没有什么结构不同。换句话说,再小的空间中,都可以容纳整个宇宙。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也。他最后深情地说:亲们!灵魂不灭,能量永恒。思念可以,何必悲伤?

安德斯·霍特,用他那“跨维度心灵”的“高解析乐声”,为世人唱醉了 《昴宿星的祈祷声》。他在演唱时所发出的声音或词句,连他自己也无法辨认,不过他确定,他会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和宇宙远古的“某种存有”连接着,呼应着,震颤着……不必泪水涟涟,让灵性成长。

承诺守住新世界的爱、知识和梦想,你要快快准备好自己!

国涛先生知乐而不善歌,笔健而如今喜用电脑,他将以不同于安德斯·霍特的方式,以优雅的文学形式,告诉我们相同的昴宿星团的高等智慧。

君在昴宿星团,是我们所有对你怀念者的幸运!

2018 年5 月16 日于太原“学洒脱斋”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心中的思念

3 / 杨玉英 不思量 自难忘

——生活琐事缅怀国涛

6 / 李如玉 我拿什么报答您

14 / 李如玉 我们的音乐情结

17 / 李如玉 根深则果茂 源远而流长

20 / 李如玉 珍而藏之

24 / 李 莺 两次赴晋 两种心情

26 / 李 伟 心中的思念

36 / 李今贺 爷爷,我好想您

41 / 李舒晴 穿越清明的思念

 

第二辑 斯人旧事

61 / 成 一 知遇之恩

——悼念李国涛老师

67 / 李 锐 文章千古事

——李国涛老师的一篇译文

70 / 段崇轩 南华门的魂魄

78 / 蔡润田 学求其富 写求其严

——李国涛先生的学问与文章

81 / 毕星星 李国涛先生和“郎爪子”

88 / 王子硕 悼念李国涛老师

90 / 张小苏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97 / 潞 潞 斯人旧事

99 / 赵 瑜 缅怀李国涛先生

102 / 吕 新 怀想李国涛老师

106 / 东 黎 曾记得

111 / 王祥夫 国涛先生二三事

114 / 续小强

116 / 白 琳 怀念密斯特李

123 / 苏 华 未及题签的《编稿手记》

127 / 《山西文学》编辑部 《山西文学》编者按

128 / 董大中 六十年的记忆

155 / 周宗奇 痛悼老师朋友同事邻居李国涛先生

158 / 张石山 当代君子

——我心目中的李国涛先生

165 / 杨占平 文笔练达多面手

173 / 陈为人 为李国涛先生正名

178 / 毕星星 李国涛先生琐记

181 / 杨 栋 不著名的大家

184 / 梁志宏 默默送别李国涛先生

187 / 哲 夫 记忆和文字

191 / 毛守仁 师恩如山

194 / 介子平 两位先生一套书

198 / 李金山 李国涛先生二三事

201 / 景 平 记着这位文学老人

——悼念李国涛先生

205 / 得 一 总与书相关

207 / 范冬壮 纪念李国涛爷爷

209 / 李 彬 行走的李伯

210 / 董 薇 老观众与小演员

212 / 王东满 哭国涛仁兄

213 / 蔡润田 悼李国涛先生

214 / 李文义 纪念李国涛李先生

215 / 毛守仁 悼李国涛先生

 

第三辑 闲闲解得真滋味

219 / 董大中 李国涛文学成就的总展示

——贺《李国涛文存》出版

231 / 韩玉峰 且说李国涛

239 / 陈为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李国涛先生印象记

257 / 韩石山 李国涛先生的文字

260 / 张石山 君子人格 儒雅风骨

——我心目中的李国涛先生

275 / 毕星星 漫说李国涛先生之为人为文

289 / 苏 华 目倦文长存

304 / 傅书华 《郎爪子》与“李国涛密码”

309 / 潘向黎 闲闲解得真滋味

——读《李国涛文存》

313 / 韦德锐 一篇好书评

316 / 周宗奇 寻常看不见

——从李国涛先生的《祖父》说去说来

324 / 董国和 山西李国涛

332 / 申毅敏 (整理) 激愤而又民主的文化老人

——《李国涛文存》出版座谈会部分发言

342 / 杨 进 情趣盎然 耐人寻味

——读《李国涛文存》

345 / 刘照华 文学需要这双火眼金睛

350 / 刘绪源 李国涛:专家之上的文人

354 / 牛玉秋 道是无缘亦有缘

——我所认识的李国涛先生

357 / 付小悦 翰苑歌吟敦厚有唐风

362 / 付小悦 李国涛:君子笔耕六十年

365 / 鲁顺民 《〈李国涛文存〉讨论汇编》后记

368 / 舒 晴 李 伟 《编稿手记》后记

372 / 董国和 低调李国涛

376 / 卫洪平 李国涛和他的书话

384 / 薛保平 “世味如茶”亦苦亦甘

387 / 马凯臻 获赠《十宋楼集》记

391 / 黄树芳 业余作者的贴心老师

 

400 / 附录:李国涛作品简介

407 /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