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雅风》:
说说我的职业生涯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刚刚高中毕业,参加了西安市首次举行的招工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在全公社(即现在的街道办事处)名列第一,旷世空前地得到了爸妈的褒奖,觉得我给他们争了脸(顺便说一句,我的数、理、化成绩一直一般,所以显得学习成绩一般),高高兴兴地准备了行囊,到离城区20公里外的北郊的一个兵工厂报到上班。以后我每次填各种表格时,参加工作时间便定格在1979年4月20日。
初进厂的两个月,我和其他40多人接受了严格的培训,保密安全、厂规厂纪、工厂主要产品的性能、生产、装配、包装的工序流程,等等。我与一起进厂的姐妹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每个人在一周中只能有一天休息时间,必须乘坐大卡车回城和返厂。夏天还好说,冬天实在是很难受的,人人捂得严严实实,手脚还冻得冰冷麻木,彼此的关心、爱护显得很珍贵。直到现在,姐妹们虽然早已各奔东西,成家立业,但最要好的六七个人依然保持着每年春节期间见一次面,聚一次会的习惯,说说孩子、说说家庭、说说过去、谈谈保健、倾诉倾诉烦恼,很珍贵、难得的情缘一直陪伴着我们……
两个月的培训结束后,由于厂里原有的广播员要跟丈夫随军队调到外地去,我和另外两个一起进厂的姐妹被挑选出来,竞争这个厂广播员的岗位。由于表现出色和运气好,我如愿以偿地成了厂里宣传科广播站的一名播音员。
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空前大爆发,精心编排每天早、中、晚三次的播出内容,力争新颖、独特、出彩,而且也确实不断得到厂领导、师傅们和姐妹们的肯定和夸奖。
记得大概当上广播员后的1981年8月,秋季连续的大雨使近在厂后面的渭河水大涨,淹没了农田,漫进了厂福利区,也将厂区变成了一片汪洋………厂里唯一的一座大楼被泡在水中有一二米的水位,我值守的广播室在大楼的三楼,厂里发布指令组织转移,全靠大喇叭广播来传达,厂区、福利区的大喇叭很多,声音很响亮。我当时也听说很多职工都已撤离工厂的区域,到西安城里投亲靠友避洪灾去了。可是,我当时也确实没想到过逃走,没有,也不知道害怕,靠着之前国的馒头、挂面,硬是坚持了五六天,直到洪水慢慢退去,工厂恢复正常的生产。在之后的总结、表彰中,我受到多次表扬,还被评为厂级“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青团员”。现在回想起来,我就是那个特殊时期为工厂吹响“集结号”的人哦。
这次经历也让我懂得:凡是做成一件事情,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坚持的。再大的困难,只要你想战胜,是能够胜利的。
1982年4月开始,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首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制大专的招生考试,并且如愿以偿。能够在这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习,仿佛是如鱼得水,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那时背诵的很多古典文学的著名段落和诗词,现在依然能张口即来。每周一次的集中面投课程时结识的同学,由于年龄、经历、性格的差异,让我接触了工厂之外的理多的良师益友,他们当中很多人的精彩文章和独特见解,至今仍记忆犹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