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由京东配书)
  • ISBN:
    9787520338066
  • 作      者:
    胡晓地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作者认为《论语》的编排不是随意为之,而尝试通过联系上下文,将章与章之间贯通,发现其内在逻辑脉络,还原编者当初的意图,使读者有“知其所以然”而豁然开朗的感觉,让《论语》更具可读性,也让人更自信地阅读《论语》;该书还通过参悟《论语》字里行间的深刻义理,努力发掘其蕴含的政治哲学价值,试图从中读出更多对当代人有益的启示。
展开
精彩书摘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
  2.18子张擧干禄。子曰:“多闽辟疑,慎言其馀,别寡尤;多兄板殆,慎行其馀,别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上章抽象地讲,最重要的“知”是知自己不知。本章具体地说,孔子认为确定自己知多少,是说话办事不出错的前提。
  子张问如何做好公职。孔子说:“多听而搁置可疑部分,谨慎谈论其余无可疑部分,就可少讲错话;多看而搁置可疑部分,谨慎施行其余无可疑部分,就可少作悔行。少讲错话、少作悔行,自然能尽职有禄。”
  子张:孔子弟子颛孙师(复姓颛孙,颛音专)。学:问。干:求:禄:俸禄即工资收入;干禄即求仕,这里指做好公职。尤:犯错。殆:疑;阙:搁置;阙疑:采取“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其余:确实知道的部分,即“知之为知之”的部分。
  官员按孔子告诫,谨慎对待言行,就不会有“权力的傲慢”,①这也是为官的起码要求,否则,实在对不起所取的俸禄。这里为官之德与为官之智是相通的,官员惠民不讲大话,决策不“拍脑袋”,是官之德,更是民之福。
  2.19哀公间曰:“何焉别民服?”孔子对曰:“皋直钴谙枉,则民服;擧枉铛谙直,则民不服。”
  上一章讲自知,为官自知而有禄,服从自己所知可少错、少悔;本章讲知人,知人方可选对人,能让民众服从。
  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服从统治?”孔子恭答:“提拔不作伪之人,以他们作为榜样,并领导及感化心术不正、自欺欺人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您;(反之)提拔心术不正、自欺欺人的人,以他们作为榜样,并领导及感化不作伪之人,老百姓就不会服从您。”
  服:心服。直:不作伪。枉:心术不正、自欺欺人。错:攻错,榜样;或释作“置”。诸:音义“之于”。哀公为“春秋十二公”最后一位,时为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时已步入晚年。凡君有问,用“对曰”表示作答,以示尊君。
  本章孔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治国最终是对“人”的选择,选择有知且真诚用知的人,方能治好国。另外,在孔子时代,“民服”是治理合法性的重要表现,因而是统治者很在意的。现代民主政治也从统治者用人让民服,进化为直接通过选票选人让民服。
  2.20季康子间:“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莅则敬,孝慈别忠,擧善而教不能则勤。”
  上章希望能让民众诚服,本章则希望能让民众做到三点:敬、忠、劝,讲的都是如何能从民众那里得到积极回应,其统治效果要好于上章的诚服。
  季康子问:“如何才能得到民众的敬重、忠诚及勤勉?”孔子答:“以庄重的面貌来领导人民而使其心中不置疑自己的统治:以对亲人的孝悌、对民众的慈爱而使其心中诚服自己的统治;以选拔善良之人、教导能力不足者,使大家都能各尽所能、勤勉工作,在行动上支持自己的统治。”
  (忠)以:与。临:上对下。劝:勤勉,三字均从力。季康子为鲁大夫,与哀公同时代,孔子结束周游列国返鲁,由他迎回。本章与上章对话都在孔子晚年。
  ……
展开
目录
导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论语贯通
附录一 《论语》经文年序脉络
附录二 《论语》人物脉络
附录三 《论语》主要字(词)索引
附录四 《论语》地名(国名、山水名)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