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模式解:西方文化模式、俄罗斯文化模式和伊斯兰文化模式》:
那么,再进一步,为什么尼摩强调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自发性,将其描述为“由个人的自由创议综合起来自发构成的社会秩序”呢?就尼摩行文述说的文本结构而言,这里谈“自发”“自由创议”,是为他接下来继续展开论述西方的精神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民主)、经济自由主义①作开题性概述。而对于我们来说,尼摩所说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自发性、“自由创议”,则意味着欧美文化模式与其借以建立的基础——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相融洽的紧密程度,使这种模式可以被看作“由个人的自由创议综合起来自发构成的社会秩序”。换句话说,这种文化模式一经确立——请注意,它是经由一系列社会政治变革创建起来的,并非自发生成,这一点尼摩也不否认——其自我完善、自我修复、自我发展就表现为一种社会的自发的自组织功能。这种情况既表明欧美文化模式本身的生命力,同时也最好地说明了它与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之间做到了实时的契合。的确,欧美文化模式是现今所知与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相适应的最恰当的文化模式。
我们不妨联系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这两个范畴,来谈谈西方文化及其现代形态欧美文化、欧美文化模式的优点和特点。市场经济也就是商品经济。自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公社之间的商品交换,在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商品经济就从未间断过。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它的规定性在于:在市场上,商品所有者都以私人占有者的资格出现,任何人都只有在愿意让渡自己一定数量的商品与他人交换,他人也愿意让渡一定数量的商品与自己交换的情况下,才发牛相互间的商品交换,并因此才有等价交换。有等价交换才有商品和市场。所以,商品经济所展示的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相互平等的、不带任何强制性的社会关系,由这样的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就是市民社会。可见,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原本是一体两面的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然而,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资本主义历史上,虽然有商品经济,有市场,但那里的商品经济及其市场总是在其他所有制的夹缝中存在、生长,并经常受到非等价的超经济因素的干预,很难形成较完整的、时空一体的市民社会。原因是,没有相应的社会政治体制做保障,市民社会仅仅作为一种经济关系的规定性是难以自立,难以成型,难以完整地呈现出来的。然而,在西方历史上却非如此。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就是保障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正常运行的社会政治体制,因而在那里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出现了公民社会,亦即市民社会。在古罗马也有类似的社会政治体制,也出现了市民社会。古罗马的法制系统更将公民确立为私有财产的法定占有者,并因此确立了西方的个体主义,之后又得到基督教个体主义的响应。个体,相对于家庭、村社、集团而言,是“市场上的商品所有者”最适当的占有单位,尤其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占有者,总归是个体。到了中世纪,城市中形成了时空一体的市民社会,直至发展出“独立完整全面的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进入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所以,在西方历史、西方文化中我们用“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来描述其商品经济及其社会形态,而对于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就仅能用“商品经济”一个概念,因为在那里很难出现相应的社会形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