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近现代侦探小说拾遗丛书:罗师福
0.00     定价 ¥ 68.00
北海市图书馆
  • ISBN:
    9787559649775
  • 作      者:
    南风亭长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

南风亭长,活跃于清末民初之际,系上海环球社部员,其人生平不详,待考。其侦探小说代表作《中国侦探:罗师福》在1909—1910年间连载于晚清画报《图画日报》,堪称晚清版“东方福尔摩斯”探案。此外,仅见三篇署名小说:《官公司》《西中先生传》《遗传毒》,均非侦探小说。


编者

华斯比,类型文学研究者,独立书评人,文学策划。中国私人推理小说奖“华斯比推理小说奖”创办人,连续多年担任《中国悬疑小说精选》主编。目前专注于晚清民国原创侦探小说的收藏与整理,现主持中国推理草创期文献私人抢救计划“民国推理拾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清末侦探小说家南风亭长的侦探小说代表作,宣统元年七月初一(1909年8月6日)至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六(1910年1月16日)连载于上海环球社《图画日报》第1—154号,含第一案十三章,第二案九章(未完),共计8万余字,此次整理是当代首次结集,以目前所见的《图画日报》连载版为底本,并从中遴选出50余幅和剧情紧密结合的插图,也让当今读者一品带有绣像的侦探小说。

另外,为了方便当代读者理解故事中的晚清时代背景和地方语言特色,整理者还悉心地添加了将近200条辅助读者阅读的基础注释,使得本书兼顾了文献价值和阅读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晚清版“东方福尔摩斯”罗师福小档案

一、姓氏:姓罗,名师福(取师事福尔摩斯之意),字月峰。

二、籍贯:杭州钱塘人。

三、家庭:无父母、兄弟、妻子,孑然一身外,惟侍仆二人而已。

四、职业:前在上海某中学校为理科总教,现已辞馆 ,专业素行侦探。

五、学识:普通学都不完全,最精生理、理化、心理等学。

六、容貌: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喜不露于齿,怒不形于目。

七、言语:如文人之思潮,有兴时终夕不倦,无兴时一言不发,能操英、法二国语,及中国各处各区方言。


展开
精彩书摘

试读



第一章 猝毙 

中国文明开幕纪元四千九百五十四年(即西历一千九百八年九月十号)中秋节夜,苏州省城的中区,有一条小巷,巷之北底,有一小户人家,门前墙上,挂着一个小八卦牌。左傍一块门牌,上面写着 “阔巷第一号”字样。门上贴着两条春联,从那矮踏门的小栏杆里,显出“国恩”“人寿”四个字来。上面离开二尺的光景,就是两扇玻璃楼窗,却是一掩一启。开着窗的那一边,坐着一位女郎,一手搁在窗栏上,一手却托着香腮,似笑非笑地与对坐一个少年,讲些五百年前的风流孽冤。那一种轻盈妖娜的模样儿,就是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先生复生,也得费一番踌躇,方可描摹得出,何况我后学的这一具苦脑子、一个秃笔头,哪里想得出写得出来? 

闲话少表,且说那对坐的少年,年纪二十开外、三十不到,眉梢旁边,自然而然地挂出那客帮人的招牌来,眼孔深凹,鼻梁高凸,虽不免有几分俗气,然而眉目尚是清秀,服式也甚精洁,与那女郎对坐灯下,真个是好一对玉人儿。 

女郎道:“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受了人家的气,总是吾倒运,来看你的脸,你可对得起我么?”说着,瞪了那少年一眼,旋转头去,向着壁叹口气道,“如今尚且如此,将来果嫁了你,不知要待怎样呢?”正说时,忽见门帘一晃,走进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妇,口里说道:“黄少爷,菜还够吃么?啊呀!怎么吃了这么长久,一碗饭都没有吃完哪?天气凉了,吃了冷饭不舒服,待吾给你换暖的去!” 

少年正待开口,忽然女郎蹬足道:“吾的老妈,你去睡你的觉,人家好好地讲话,你老是半腰儿里来打岔子,你还是去……”少年接口道:“不错,吾的饭当真冷了,妈就给我去换吧!”老妇嘻嘻地笑应道:“到底是少爷好,你看吾这个孝顺女儿,出口就是冲撞吾。”说着,便要过来接碗。女郎骂少年道:“你自家受了闷气,吃不下饭,换了暖的,还是要给你看冷的。不准换!不准换!”一时间,三个人你看吾,吾看他。 

忽然床前的自鸣钟,“当当当”报了十一下。接着钟声,又从窗外街上传进一阵铃声,声中杂着马蹄“嘚嘚”地响。此时已是夜半时分,街上那些走月亮的人,已纷纷散去。况且阔巷里向来人迹稀少,所以这时候,除了秋虫唧唧的一片声外,就是马蹄与铜铃了,越觉得震荡耳鼓,仿佛是万马齐驱,千军席卷而来。 

霎时间,鞭影一动,两匹马从北面转入巷来。前面白马上面,坐着一位美貌公子,双眉高扫,两目圆流,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身穿荷色春纱长衫,外罩元色铁线纱一字襟坎肩,下面露出白色纺绸单裤,足蹬一双西洋纱四喜快靴。 

公子走近这家门前,提着嗓子,叫了一声“马来”,接着旋转头去,觊定那楼窗。却巧窗内女郎,有意无意地探出头来吐痰,正与那公子打了一个照面。公子嫣然一笑,又回过头去,只见他右足一提, 

随手把马缰从胯下丢入右手,纵身一跃,已经足踏平地。就这一种架落,更显得他英勇出众,风流绝伦。 

这里女郎秋波如流,朱樱欲动,见了公子,几乎喝起彩来,幸亏对坐的那少年唤了一声“小莺”,方把她灵魂唤回躯壳,懒懒地坐了下去,重又面向墙壁,呆呆地坐定。 

少年问道:“骑马的是谁?” 

小莺不答,半晌,方强颜假笑,说了声:“是一个……”说到这里,就缩住了。 

少年没精打采,吃了一口饭,才咽下半口,忽地想站起来,推窗向外探看,蓦地里“呀”的一声,连人带椅躺下地去,左手的碗在墙上一撞,唿啷啷打得粉碎,双手乱舞,把胸前的衣服乱撕乱扯,两只脚犹如踏水车一般,向桌猛踢,把个如花似玉的小莺,吓得顿时面青目紫,手颤足战,坐在椅上立不起来。 

那老妇正待退出房去,忽然听见震天价响,还道是二人打架呢。急忙过来劝时,只见一个呆呆坐定,一个滚在地下,已见手足笔挺地不动了,惊得她三脚两步,走到身傍。叫了一声,不见应答,低下头去仔细一看,不觉高声叫道:“小莺怎么了!小莺怎么了!”那小莺起初还道他看出破绽,怀了醋意,有心寻事,心下着实惊慌,不过不肯失了她的雌威,所以没有站起。及至听她妈急喊,便跳 

将起来,要想也如法炮制,滚下地去,与他一个你不让吾,吾不服你。 

岂知刚走近前,只见那个硬绷绷地挺着,并无一些声息,便把金莲一缩,倒退两步。低头细看,却似见了活鬼一般,号啕大哭起来。老妇道:“小莺怎么了?不要是发了病么?待吾去取冷水来救吧! 

你也不必这样地大惊小怪!”小莺方呜呜咽咽地收转哭声,顺手把左手向那人胸口、脸上按了几 

下,重又放声哭道:“人是死的了呀!妈呀!你看吧,冰冷得没有气了。” 哪知这一声轻喊、几片哭声,早把个对门前高墩上的公子吓得面如土色,满身流汗,魂不附身,冒冒失失地跳下高墩,把手招那马夫,低声叫道:“快来快来!” 

原来那公子见窗上女郎缩进头去,便指挥马夫带马,自己却跳上高墩,不知做些什么。及至窗内高声大作,那马夫只见主人跳下高墩,双手藏在长衫下边,仿佛是才解了手的样儿,又见他把手招着,便牵马过去,服侍他上了马。说也蹊跷,那公子上马之后,忽然凑着那马夫的耳朵说道:“把两匹马的铃儿一齐摘下再走。”马夫哪敢怠慢,忙把马铃卸下,挂在自己的裤带上,方也上了马,紧紧地跟在公子马后,人衔枚马摘铃地驰骋而去了。


展开
目录

第一案

第一章 猝毙

第二章 警惊

第三章 县审

第四章 请探

第五章 寄书

第六章 验尸

第七章 露奸

第八章 舆论

第九章 假票

第十章 改装

第十一章 入穴

第十二章 获据

第十三章 破案

 

第二案

第一章 探谈

第二章 怪毙

第三章 舌战

第四章 奇缘

第五章 佳话

第六章 怪车

第七章 遇隐

第八章 骄客

第九章 验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