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量超大的当代作家李亚代表小说集,莫言亲笔题写书名。
★ 安徽亳州李庄风俗志,乡土闯入者故事集
一类作品从孩童的视角写安徽亳州李庄半个世纪的变迁,从方言、地理、礼仪、风俗各个方面构建故乡的“风俗志”,讲述村庄共同体内部独特的暴烈民风和粗粝传统,屡次发生的外乡人的“闯入”以及偷情事件,激发少年人对世界的向往、对性发育的好奇,可以视作某种“成长小说”。
★ 北京地安门西大街地理志,日常生活传奇
一类作品白描北京地安门西大街附近的“地理志”,讲述日常生活旁逸斜出的怪诞人事,比如想变成鸟的图书发行员、总是在水族馆互换的两对夫妻,比如漫长的散步尽头突发落水事件、完美恋人毫无征兆使用暴力……行文有李亚独特的现代派风格。
李亚新的中短篇小说集《初冬》,莫言题写书名,收录孩童视角的安徽亳州李庄半个世纪的变迁,从方言、地理、礼仪、风俗等各个方面构建故乡的“风俗志”;同时白描北京地安门西大街的“地理志”,讲述日常生活旁逸斜出的怪诞人事,行文有独特的现代派风格。
我记得那天回到我们李庄时天已经黑透了,好在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满天繁星时远时近,万道星光闪烁不停,村庄里树影如剪,路径明亮,时而高处有几声宿鸟夜鸣,引得谁家公鸡嘎嘎啼叫几声。我没有直接回家,现在想来当时十分蹊跷,因为我正是即将踏进青春门槛的叛逆期,平时和我爹双方都很腻歪对方,但那一会儿我心里竟然老是想着我爹,以为他早就该回来了,因为明天就要打烟叶上炕烘烤了,现在他肯定在烟叶炕那儿,正在抓紧时间向苏技师请教最后的技术问题。
我就这样到了烟叶炕那儿。我们李庄的老少爷们依然都在。按照我们李庄的习惯,出了这样的事情,没有个分晓那是谁都不会离开的。老少爷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乱动,站在烟叶炕前好像被施了定身法,也没有人说话,好像被一家伙集体石化了。老寡汉条子德生倚在一棵树上抽着烟,一闻烟味我就知道是刚刚流行起来的“玉簪”牌,喷香喷香的,简直不像烟味,我现在想起来觉得倒像是洋女人用的香水味。只是,他一动不动,好像他技本人就是树的一部分,他嘴上的烟头就像树自身生出的小枝桠干枯到极点自燃了,一点点火星一明一暗。事主点苍还那么堆萎在烟叶炕的墙根那儿,左手揣在肚子上,右手捂着嘴巴,食指顶着鼻孔,好像已经使尽了力气终于窒息了自己。说老实话,我看到苏技师时简直吓得魂不附体,本能地抬起右手,展开手掌,苏技师写的那道代数题在月影下如同迷魂虫子一样赫然犹在:(a+b)2 = a2+2ab+b2。
到了现在我也无法解释这个事情,我怀疑苏技师以前说的话有可能就是真的,也许吊在这儿时间太久了,路到了尽头,他的灵魂脱离了肉体,自行走动起来。即便当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自己在路上遇到的就是苏技师的灵魂。哪怕现在或者当时,我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当时,我还仔细地看了看吊在那节子檩头上的苏技师,他好像已经死了,一点点生息也没有,只有那只猫不知何时爬到了檩头子上,正在吊着苏技师的绳结处用爪子抓挠着。这时候月光愈发明亮起来,自上而下,映得那只猫和吊着的苏技师的影子好像一团凌乱的物件印在地面上。
姚莲瑞女士在等待中
黄生宝先生的特例
被胡琴燃烧
青春期
水族馆
俩夹
鸽子
技师
初冬
地铁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日常生活”是李亚这样一代经过1990年代文学话语转型之后的潜意识结构,他们相信“千篇一律的平庸生活所蕴含的深刻性和哲理性,以及趣味性”。——批评家 刘大先
李亚的文学写作是开阔的,他有夸夸其谈、怪力乱神的一路,在这些作品中他有意将日常行为进行夸张,让它们偏向于怪诞的一侧但又不至于伤害到故事的逻辑……他还有极为克制、“零度”书写的一路,使用极度的客观、冷静和“无情”书写眼见的事与物,貌似他在这样的作品中只提供一个“平静的水面”——然而最后,他会在我们的耐心即将耗尽的时刻突然向水面抛出一粒石子,这粒石子竟然骤然地激荡了整个湖面,并使前面铺设在陆地上的道路发生晃动。
——作家 李浩
李亚的“智性叙事”,其实是一种游戏,具有一种神秘的芳香,这种细节处极端细腻真实,而整体上又荒诞不经的魔幻效果,需要靠既沉潜于现实生活又游离于逻辑真实的火候拿捏,李亚就像一个炼金术师般,小心翼翼地调配着各种配方的比例,以求在想象虚构与现实经验间产生最佳的化学反应。
——批评家 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