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是短篇小说大师詹姆斯·索特的“情色专辑”,如彗星般照亮了人类的激情时刻:时而炽热,时而压抑;时而具破坏性,时而又给予救赎;时而充满诱惑,时而炽热炽烈而压抑,时而毁灭,时而救赎,时而摄人心魄,时而摧人肺腑。
这十个具感染力的故事描绘了男女之间隐秘的关系,以及关系变化的时刻:一位诗歌爱好者被他的妻子要求献出自己最珍视的关系;一个书商被迫面对自己生活的真相;一名早已背叛的丈夫协助他的妻子自杀,但失败却远远不只是一次注射……
确凿的风格和感性的洞察,使索特成为我们时代重要的作家之一。
纽厄尔和一个捷克女孩结了婚,他们之间出了问题,经常酗酒、争吵。这事发生在凯撒斯劳滕,他们被同一栋楼的邻居们投诉了。代理副官韦斯特维尔特被派去解决问题,他和纽厄尔曾是同班同学,尽管纽厄尔是那种不大会被人记得的同学。他很内向,不怎么和人交往。他长相古怪,额头高高凸起,一双浅色的眼睛。他妻子雅娜嘴角微微下垂,有一对漂亮的乳房。韦斯特维尔特之前并不认识她,但他一眼就认出了她是什么样的人。
韦斯特维尔特去时,纽厄尔正在客厅里。他对韦斯特维尔特的来访并不感到意外。
“我想我得和你聊聊。”韦斯特维尔特说。
纽厄尔轻轻点了下头。
“你妻子在吗?”
“我想她在厨房里。”
“虽说不关我的事儿,但你们两个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纽厄尔似乎在考虑什么。
“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最后说。
在厨房里,那位捷克妻子脱掉了鞋子,正在涂脚指甲。韦斯特维尔特进来时,她只抬头瞥了他一眼。他看到了那张富有异国情调的欧洲人的嘴巴。
“不知我们能不能聊一会儿?”
“聊什么?”她问。厨房的桌台上放着没吃完的食物和没洗的餐具。
“你可以到客厅来一下吗?”
她没答话。
“只需要几分钟。”
她专注地盯着她的脚,不理会他。韦斯特维尔特和他的三个姐妹一起长大,他在女人面前毫不拘束。他碰了碰她的胳膊肘,示意她出去,但她迅速闪开了。
“你是谁?”她说。
韦斯特维尔特回到客厅,像兄弟一样和纽厄尔交谈。他告诉纽厄尔,如果他和妻子继续这样下去,肯定会危及他的职业生涯。
纽厄尔想向韦斯特维尔特倾吐。但他沉默地坐在那儿,开不了口。他无助地爱着这个女人。她打扮起来的时候,就是那么美丽。如果你在Wienerstube看到他们俩在一起,看到他那圆鼓鼓的白额头在灯光里发亮,而她坐在他对面抽着香烟,你会诧异他是怎么把她弄到手的。她粗暴无礼,但也有不这样的时候。当你把手放在她赤裸的背上,你就像拥有了渴求的一切。
“是什么让她感到困扰?”韦斯特维尔特问。
“她过去过得很糟糕,”纽厄尔说,“但一切会好起来的。”
他们又谈了些别的什么,但韦斯特维尔特都记不起来了。后来发生的事把它抹去了。
有段时间,纽厄尔因临时任务被派去别的地方。他妻子没有朋友,觉得无聊。她去看电影,在镇上四处游荡。她还到军官俱乐部里,坐在那里的酒吧喝酒。星期六她待在那里,裸着肩,酒吧要关门的时候她仍在那儿,一个人喝酒。打理俱乐部的军官达迪上尉注意到她,问她是否需要别人开车送她回家。他告诉她再等几分钟,等他关好店。
早晨,在灰色的光线中,达迪的车仍停在营房外。雅娜能看到,别的人也都能看到。她转过身摇醒他,告诉他他必须离开。
“现在几点?”
“我不管几点。你现在必须离开。”她说。
然后她去了军警局,报告说她被强奸了。
在他漫长而又令人羡慕的职业生涯中,韦斯特维尔特就像个小说中的人物。在波来古附近的象草丛中,他的一条眉弓被迫击炮弹的碎片划了一条很宽的伤口,再低上半英寸或再深上一点,就会使他失明或丧命。但这个事故所有的影响不过是令他的相貌更加鲜明。他在那不勒斯驻防时,和当地一个女人有段长期的恋情,她是位侯爵夫人。只要他肯辞职和她结婚,无论他要什么她都会满足他。他甚至可以有个情妇。这只是他的轶事之一。女人们都喜欢他。最后,他娶了个来自圣安东尼奥的离婚女人,那女人带着一个孩子。他们后来又生了两个。他五十八岁时死于某种奇怪的白血病,发病初期,就像脖子上生了奇怪的疹子。
殡仪馆里很拥挤,一个普普通通的房间,贴着红色的壁纸,摆放着长凳。有人在致悼词,但站在走廊上的人们很难听清。
“你能听到他在说什么吗?”
“没人能听到。”站在纽厄尔面前的那个男人说。他发现说话的是布雷西,布雷西的头发也白了。
“你去墓地吗?”纽厄尔在仪式结束后问布雷西。
“你可以搭我的车。”布雷西告诉他。
他们开车穿过亚历山德里亚,车里坐满了人。
“这边有个教堂,是乔治·华盛顿当总统时经常去的教堂。”布雷西说。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这里是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少年时代的家。”
彗星 1
明星的眼 14
我的主人 33
好玩儿 61
给予 78
铂金 92
棕榈阁 118
曼谷 139
阿灵顿 153
昨夜 163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昨夜》应当被划为X级,并非因其情色(尽管确实存在),而是为了提醒毫无准备的读者,文中有着关于爱情毁灭与欺骗的残酷真相。
——《洛杉矶时报书评》
索特以其强悍精准的写作,照亮了人们竭力隐藏的角落,并将他们困在当场,无法脱身;
捕捉事情意外失控的瞬间,并挖掘出那一瞬间的全部美丽、恐怖、心酸、爱、欲望、悲伤与困惑。
——《西雅图时报》
“詹姆斯•索特写出的句子胜过当今任何一个美国写作者,这在小说读者中是一个信仰。”
——理查德•福特(普利策文学奖得主)
“对于那些会从阅读中获得强烈乐趣甚至上瘾的人来说,他是一个特别令人满足的作家。我将詹姆斯•索特列为少数我渴望阅读其全部作品的北美作家之一,并且迫不及待想看他还未出版的书。”
——苏珊•桑塔格(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
“詹姆斯•索特仅用一个句子就能令人心碎。”
——迈克尔•德达(著名评论家,普利策批评奖得主)
“索特是那种最为稀有的现象:实干家成为了一位成功的、比成功更卓越的艺术家——他的事业是海明威梦寐以求的。”
——约翰•班维尔(布克奖得主)
“索特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具有不寻常的敏锐、智慧和美妙。”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美国著名小说家)
“一位敏感、传奇、智慧的作家,拥有一流的平衡感。”
——约瑟夫•海勒(美国著名小说家,《二十二条军规》作者)
“詹姆斯•索特教我将写作浓缩为最本质的东西。坚持正确的词,并且记住‘少即是多’。他告诉我一个情节可以同时是一条直线和一幅拼贴画,而张力和透视是流动的;还有,伟大的艺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产生。这些教导还在继续。”
——裘帕•拉希莉(普利策文学奖得主)
“詹姆斯•索特是一位技艺臻于完美的说故事的人。”
——《巴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