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石林
早就听人说云南的石林非常美妙,电视里也偶尔能看到关于石林的宣传片,这让我非常向往。可因客观条件所限,我一直没有把游石林列入出行计划,只是常常有一个念头闪过:将来有条件我也要到石林一饱眼福。
人世间有些事情很奇妙,你越急于得到的东西可能越得不到,不急于得到的反而来得很快,此次石林之行便是如此。今年“十一”假期前,我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得知我可以选择一条旅游路线并在节后成行,于是我选择了昆明一丽江一大理线,这条线路包括游览石林的计划。2008年10月19日下午3点50分,我与妻随旅游团来到了石林,来到了与彝族人世代为邻、为友、为傲的石林,来到了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石林,来到了号称“中国四大奇观”之一的石林。
还没有进景区,我在导游的指引下远远望去,看到茫茫一片各种形状的灰白的石头,混合着点点绿色,让人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真是好大的气派呀!
车停下来后,我们随导游进入景区。大门口的几组巨石都在同一高度上有一道风化线,据说是两亿七干万年前海水侵蚀的痕迹,好特别的“年轮”啊!再往里走是密度不大、分布不均的石柱、石剑、石丛,还有状如水牛的石头在水中“纳凉嬉戏”,石头之间的草地碧绿柔软,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刚进石林的人都抢景拍照,我和妻也加入这一行列。
再往前走就到了石林的标志性区域——用隶书书写的红字“石林”,这二字依附在巨大的石峰上,静静地俯视着人群。这里的人最多,都是把“石林”这两个字当作背景拍照的。其中当属一些年轻女性最为活跃,她们穿上租来的“阿诗玛”服装,抢占着最佳拍照位置,摆出各种拍照的姿态,享受着旅行所带来的快乐。男人们有的扮演“阿黑哥”陪照,有的则是地道的“小工”。
拍完照片后,我想得最多的是石林牌香烟盒上的“石林”两个字,原来它的出处在这里。我终于见到了真正的“石林”,这对一个没有见过多少名胜古迹的人来说是非常欣喜的。导游说,这两个字是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所题。我极力跟紧导游,怕漏掉他的介绍,可事实上还是漏掉很多,没有办法,刚过标志性区域,就进入崎岖狭窄的石林小道,大家怕碰头,都小心翼翼。这时我抬头一看,半空中悬着一块巨石,似乎你大声说话就会把它震落。因为看着很危险,大家惊叹之后都快速通过,走过去放心了再点评几句。听同游的人说,电视里还专门介绍过这块石头,看来里面还藏着很多人们意想不到的故事。因为没有跟上导游,所以,这块悬石到底多“悬”,我也没能听到,挺遗憾的。
又走了一会儿,到了最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方:眼前的石林如刀如剑,直刺苍穹;如火如炬,燃烧升腾。导游说这叫“刀山火海”,不要在这里拍合影,因为人不能在刀山火海里生存,但可以单独照景。好险啊!如果没有导游一句话,不知多少人要上“刀山火海”,那可就惨了,真该感谢导游及时提醒。之后一段路程没有令人称奇的景观,只是一会儿如井中观天,一会儿如钻洞穴,一会儿攀缘上升,一会儿崎岖下降,必得脚下留神,头上小心,不然就得吃亏。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