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鹭飞上天
苍鹭,在洛南周湾,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人们称为“吉洋鸟”,更是商洛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我的家乡是洛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周湾的另一个方向,相距百里。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家乡也有苍鹭栖息,只是那时人们并不知道苍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被列人了世界保护动物名录。
邻村老张家的祖坟上有三棵白松树,树前就是张家祠堂。三棵白松树合成一体,后来才知道,农村坟上的树栽单不栽双,原来是把三个小树苗栽在一起形成的。不知是张家哪代先人栽植了那三棵白松树,村上的人谁也说不清树龄到底有多大,我也问过父亲,说反正有几百年了。张家的祖坟算是块风水宝地,背靠山,前临河,坡面向阳,土壤肥沃。所以松树一直长得特别茂盛,每棵树需两个人才能合抱。
不知从何时起,两只苍鹭来白松树上安了家,像是一对私奔的恋人在这里过起了平静安逸的生活。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在沙河中嬉水,或者在河岸上给猪割草,常常碰到苍鹭。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捕鱼,根本不在乎我们那群傻小子的存在。
苍鹭是候鸟,春天在树上筑巢、产卵、孵化,扩大家族;秋天,又像大雁一样飞到南方去过冬。
村上的人不知其学名,看它身材高大,腿长,嘴红红长长的,脖颈又弯又长,常常在沙河里捕食小鱼,就起了个名字叫“老鹳”。
我长大后到外地上学、工作,回家乡的次数就少了。有一年初夏回去,正是禽鸟繁殖的时候,白松树上的苍鹭却不见了。我问父亲,父亲叹息一声,说:“白松树都死了,苍鹭还能不走?”
“那树都几百年了,活得好好的,咋就死了呢?”
父亲又叹了口气,说:“都怪张家那个不争气的小儿子!他们兄弟三个,老三为了用钱,把属于自己的那棵树砍了。”
自从张老三砍了那棵白松树后,苍鹭就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我的家乡从此也就没有了苍鹭。
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基层林场工作,天天上东岭下西岭,出东沟进西沟,和树木鸟儿为伴,享受着山水美景和林中鸟儿甜美的歌唱。因为职业的缘故,从那时起我心中就埋下了保护生态、敬畏自然的种子。
到了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大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
有一年清明刚过,我在去乡下的途中,看见几个小孩子围着地上的一只鸟,我一眼便认出那是只苍鹭。我问他们从哪儿弄来的,有个看起来十多岁的男孩指着另一个男孩说“刚才我俩去割草,在河畔的地里见到的,就抱回来了。”
我想,眼下正值种苞谷的季节,好多刚种上苞谷的地里撒了毒饵,这只鸟八成是吃了毒饵了——那几年,大剂量地普遍地使用农药,把好多无辜的动物都毒死了,甚至造成了生物链的断裂。
我蹲下身子,看那可怜的苍鹭已不能动弹,两眼微闭,奄奄一息。虽然推断它是吃了毒饵,但心里依然默默祈祷,希望它能挺过难关。我从身后的核桃树下捡到个破碗,又从树下的小渠中舀了些水来,试着给苍鹭喂点水。可此时的苍鹭已滴水难进,我眼睁睁地看着它的头微微动了一下,然后死在了我的面前。
我和几个小孩子把那只苍鹭埋在了核桃树下,就让它与核桃树为伴,把它的歌声化为这个村庄的快乐和生机吧。
后来,我时常想起这个情景。不知道这只苍鹭从哪里来,又是要到哪里去。是不是我家乡的苍鹭来这里安了家,又遭了不测?
这都是我们人类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果。化肥农药的无节制使用,污染了大自然,破坏了生物链,受危害最明显的是鸟类。一时间,连最常见的喜鹊、麻雀也不见了,真让人遗憾啊!
有一次,我作为环境部门的代表,受邀参观市野生动物摄影展。其中一组苍鹭的照片吸引了我。照片中的苍鹭有的正在筑巢,有的静静地在巢中孵卵,有的在晨曦中翱翔蓝天,有的在晚霞中归巢。这组照片一下子勾起我对家乡曾经有的苍鹭的记忆,也又想起下乡途中遇到苍鹭死去的悲凄场面。
二十多年了,儿时苍鹭在天上飞、在河中觅食、在树上筑巢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P3-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