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夜话》:
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祠,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学者张载(1020-1077)而修建的。在笔者的认识中,自西周初年诞生了伟大思想家周公以来,陕西在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就是张载。张载是宋明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因张载学说源出关中地区,故被称“关学”。陕西学界对这位伟大思想家极为敬重,2020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共同主办了高规格的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的大型学术研讨会,以“民胞物与,和合天下”为主题。此次大型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张载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古代有所谓“地望称”。张载居于横渠,故学者称其为“横渠先生”。他著有《正蒙》《西铭》《横渠易说》等。几十年来,慢读细思张载的著作,逐渐有了自己的粗浅理解,被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句”的这段话,深刻印在了我的脑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宏大开阔的人生格局啊!一个人要进德修道,就要追求宏大开阔的人生格局;要坚定信念、磨炼意志、修养道德;就要有行云流水一样的淡泊情趣。如有对世俗的欣羡,便会进入充满欲望的世俗境地,陷入危机四伏的惶恐之中。
有远大理想,立志做大事的人,首先应做到的是磨炼意志,增进道德修养,具备干大事业、成大气候的素质,养成宏大格局。要排除一切杂念,不为外物所干扰,具备坚定的信念,去学习和生活。要有博大宽广的胸怀,看淡名利而保持清廉。修身养性是关键,只有从内心深处,悟出做人行事的道理,才能在名利声中保持清醒头脑,不随波逐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干成一番事业。
追求大格局,是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在笔者看来,要成为一个有宏大格局的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多阅读好书,多思考问题。书是人类理智和心灵的翅膀,不读书的人谈不上有真正的教养。哲人说,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是滋补人类精神的养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凡是有着宏大格局的人,都有博览群书的嗜好。他们从好书中吸取丰富的道德营养,从而成长为民族的栋梁。但一味埋头苦读还不够,还要勤于思考问题。结合自身的情况,对书中的“营养”加以理解和消化;经常反省自己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随时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言行。一个有宏大格局的人,自身就是一本好书。与这样的人多接近,会从他的身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一个格局宏大的人,境界很高,可以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淮南子》)一个有着宏大格局的人,不会因为某件好事是小事就不愿意去做;小的好事积累多了就成为大好事了。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善行,天长日久,就会养成宏大格局。这就是荀子所说的“积善成德”的修养方法。发扬自身善性,克服恶性,做好事,不做坏事。克己奉公,先人后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老子》曰:人贵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找准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修正,而且要持之以恒。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有些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纠正起来会有较大的难度。那就要找准问题的症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约束和改正。随时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努力克服缺点,改正不良习惯,逐步完善自我。
还有一点,就是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必成宏大格局。在人生命旅程中,有阳光明媚的白天,也有布满阴霾的黑夜;有宽阔畅通的大路,也有坎坷曲折的小道。有些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修为,而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便灰心丧气,甚至放弃了追求的目标。古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在从善的道路上如同登山般艰难困苦;但在从恶时却如同河堤崩塌般一泻千里,不可收拾。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是涵养宏大格局的关键。
做一个有宏大格局的人,并非是不可企及之事。无论什么出身,什么环境,什么职位,什么性情,只要能经受艰难困苦的考验,在自我完善的艰苦道路上孜孜以求,就有可能达到宏大格局那样的道德境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