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巴山大峡谷
江山如此多娇,祖国风景如画,地质构造的演变为人类呈现了万千景象。水的清澈,峰的挺拔,谷的秀丽,洞的深邃,组合成或气势磅礴或幽静秀丽的自然山色。而宣汉巴山大峡谷就是大自然在天地巧夺天工的杰作,以瀑高、峰险、山奇、石怪、水清、洞幽、禽珍、兽异构成一条世界上罕见的山水画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佳作,经过宣汉人民浓墨重彩的描绘,让深藏闺中羞羞答答的窈窕淑女,露出神秘面纱,以一种特有的风采,展示于云海变幻的天地之间。一时间人们欢呼雀跃,蜂拥峡谷,为一睹她的绰约风姿和妩媚风情而兴奋。
巴山大峡谷又名宣汉百里峡,距我生活工作之地100多公里。10年前,我因为练车而记住了这个名字。那个时候,我与同事一起在绵延蜿蜒的峡谷练车,当时一心扑在提高车技上,全然不顾峡谷奇峰的秀美灵气。峡谷风景“养在闺中人未识”,我只记住了沿途的南坝、土黄、官渡等闻名乡镇。而今峡谷“回眸一笑百媚生”,被各大媒体,特别是对宣汉地域文化特色的宣传,让人心驰神往。夏季周末,相约8人,驾车从达川出发,飞驰在川东北大巴山南麓的公路上。
夜宿苦村
巴山大峡谷位于宣汉东北方向,与重庆城口相邻。过了宣汉南坝,我们在山谷中穿行,一路山岭交错,沟壑纵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因为计划第二天赏景游玩,所以路上并不着急,时走时停。远山如黛,近水如绸,村庄高低错落,场镇风光独特,一幅幅山林秀丽的画面在眼前一掠而过,沿途“巴山大峡谷”的路标牌和宣传牌就像兴奋剂,让我们异常亢奋。宣汉是深丘地带,高山低谷,纵横错落,并无规律,有时层峦叠嶂,有时犬牙交错。达川至宣汉巴山大峡谷,山势由低向高,海拔逐渐升高,湿润气候决定了林木繁茂、植被青绿,一条或宽或窄的河流,在山峦树林间,清澈碧绿、波光粼粼,缓缓流来,犹如一条细软的绸带。越往山里走,越多的施工场地:道路美化、场镇风貌、景观打造,如火如茶、热火朝天地干着,到处洋溢着热情的火焰。
我们赶到巴山大峡谷入口时已经是日薄西山,往里还要走几十公里,道路蜿蜒盘旋,路面干净整洁,如一条黑带在谷中飘逸,傍晚7点左右,才赶到事先计划的苦村岔路口。按照苦村道路指示牌,我们翻山越岭,峡谷最深处,一座崭新的村寨出现在眼前,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聚居村落。村寨依山而建,纵向一字排开,两楼一底,两户一幢,风格风貌设计统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让人眼前一亮。看到寨子里来来往往很多游客,楼房前停满了来自各个市区的车辆,我们唯恐没有房间住宿,下车即紧锣密鼓地联络,订好房间心才安。
这是以前的山寨,巴山大峡谷的开发经过重新设计,建成了食、宿、玩一体的特色新村。寨子房屋融入了汉代建筑风格,中原殿阁造型,有楼阁、台榭,门、窗仿古方格,房屋虽是砖石结构,但屋檐多用水泥塑成或砖瓦垒砌,四角向上高高翘起,形如飞鸟展翅,体现了土家族的情调。房屋面前是一条溪流,山水流经小溪,水声潺潺,灵动而鲜活,仿佛山寨村落的锦绸罗缎,门前河水环绕,方便住户洗衣取水,寓示财源滚滚、子孙代代不息。
点了垞垞肉、豇豆炖腊猪蹄、蛋卷包米豆腐等土家菜,西北望要来一壶包谷酒,说来了不喝土家族自酿的酒算是白来了。同行者符纯荣诗人再三推辞,不敢饮酒的我只能小酌助兴,边吃边喝,边喝边聊,大家在一起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结束了晚餐,我们结伴沿寨子公路向深山里走去。只见山峰头顶一轮明月,像肤如凝脂的女子,清辉纯净,里面又好像有玉兔,那是不是嫦娥的行宫?我们像孩童般雀跃,一步两抬头,想跳起伸手摘取头顶的皎洁圆月。走至半山腰,杳无人迹,影影绰绰,山谷透着寒意,我们莫名地生出恐惧来。此时,苦村山寨已经亮起了路灯,纵排的楼房屋脊、屋檐上闪起了霓虹灯光,五光十色的灯光映衬着寨子,犹如茫茫夜幕中大海口岸的一艘轮船。在深山峡谷中,走进这样古朴、原始、神秘的山寨,宛若走进古代一个繁忙的驿站。
P2-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