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爱尔兰祖先:从旧世界到新大陆
2.进步教育:实验学校和谈恋爱
3.上大学,上战场
4.中国:被遗忘的战区
5.“解放军”:上海之行和回家
6.琼· 米切尔:开始
7.分离和开始:琼、汉普顿地区、早期的格罗夫
8.塞缪尔· 贝克特
9.格罗夫戏剧:哈罗德· 品特和其他剧作家
10.投入斗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1.重返电影:《电影》《我好奇之黄》及其他胶片冒险
12.亨利· 米勒与《北回归线》
13.莫里斯· 吉罗迪亚
14.垮掉派与《裸体午餐》
15.革命者:《常青评论》、切· 格瓦拉、格罗夫爆炸案
16.内外夹击
17.我的汤姆· 索亚:大江健三郎
18.《 自由》
尾注
致谢
附录一 生平要事年表
附录二 格罗夫出版社大事记
附录三 1964 — 1984 年格罗夫出版社的财务状况
附录四 巴尼· 罗塞特清单(作于罗塞特七十七岁生日)
附录五 成书过程简介
译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大江健三郎
于我,巴尼·罗塞特不是不知姓名的出版商。每当提到我的纽约出版商,我从来不会说“格罗夫出版社”,我总是说“巴尼·罗塞特”。
——让·热内
巴尼·罗塞特,他的勇气和智慧使我有可能阅读贝克特和其他作家的作品——由格罗夫出版社出版,巴尼·罗塞特是百里挑一的、美国勇敢的出版家。
——保罗·奥斯特
试想一下,一个没有了格罗夫出版社的美国,也就是一个巴尼·罗塞特从未留下其永恒印记的美国,这样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要称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了。
——约翰·奥克斯(OR图书公司出版人)
我拥有非凡的出版生涯,却没有赚钱的智慧。我们不谈钱。
——巴尼·罗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