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犹太人与诺贝尔奖(发现犹太人丛书)
0.00     定价 ¥ 42.00
北海市图书馆
  • ISBN:
    9787302527381
  • 作      者:
    [以色列]丹·拉维夫(Dan,Raviv),尼西姆·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丛书原作主编:丹·拉维夫(Dan Raviv),前以色列电视台驻华盛顿和纽约的首席记者,现为以色列罗盘(Compass)投资集团的股东和总裁。


本册原著作者:伊夫萨姆·阿兹加德(Yivsam Azgad)是以色列作家、记者、编辑和艺术策展人。


编译:施冬健,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领导力博士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BA,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硕士,同济等校兼职教授。著作:《塑造精英二代》,201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领导学: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展开
内容介绍

尽管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自1895年诺贝尔奖成立以来,犹太人将22%的诺贝尔奖收入囊中。在881个诺贝尔奖得主中,至少有196个是犹太人。本世纪,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重上升,达到28%。


本册选取了十八位犹太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生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


展开
精彩书摘

尼尔斯·玻尔


Niels Bohr 


19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获奖理由:对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研究方面的贡献


3/ 


尼尔斯·玻尔:


请不要教上帝怎么掷骰子


电子围绕着小小的原子核旋转,这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尼

尔斯·玻尔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

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


1885 年10 月7 日,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出生于丹麦

首都哥本哈根,父亲克里斯丁·玻尔是丹麦人,在哥本哈根大学

担任生理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


虽然尼尔斯·玻尔后来皈依了基督教,但根据犹太教口传律

法的规定,生来是犹太人就永远是犹太人。按照纳粹的种族法1 ,他

也被归为犹太人。在纳粹征服丹麦之后,尼尔斯·玻尔和其他丹

麦犹太人一样面临着被驱逐和被屠杀的危险。


1 纳粹德国将所有具有四分之一或以上犹太血统者定为犹太人。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903 年,尼尔斯

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学。

1907 年,玻尔发表了一篇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

家科学文学院的金奖。1909 年和1911 年,玻尔分别以关于金属

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玻尔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与电子的发现者约瑟夫·约翰·汤姆孙合作。但是两人的合作并

不愉快,汤姆孙喜欢主导一切,而玻尔又过于固执己见。几个月后,

玻尔转赴曼彻斯特大学,从此与原子核的发现者欧内斯特·卢瑟

福长期共事。


牛顿经典物理学排除了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可能性,认为

电子会发射连续的电磁能量并坍缩到原子核里,这导致稳定的原

子无法存在。卢瑟福提出了更具说服力的电子模型:带正电的原

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

旋转一样。


玻尔意识到经典物理学在阐述微观现象方面的严重缺陷,赞

同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在电磁理论方面引入的量子学说,从而创造

性地把量子学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起来。玻尔认为,电

磁能量不会改变或被转移且保存在名叫量子的离散部分中,在此

基础上他构建了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913 年至1914 年,波尔在哥本哈根大学讲授物理学。这段


时间,他发表长篇论著《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提出了量子


不连续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按照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环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圆形轨道包


含离散能量,外层轨道比内层轨道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较外层


轨道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果外层轨道的电子落入


内层轨道,将释放出一个带固定能量的光子。在离原子核最近的


轨道中,电子无法以辐射的形式发射能量,因此不会坍缩到原子


核中,这就是氢原子的稳定状态。


1922 年,尼尔斯·玻尔因这项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哥本哈根学派,与爱因斯坦论战


1914 年至1916 年,尼尔斯·玻尔在曼彻斯特的维多利亚大


学任教。1916 年,他回到丹麦,担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


在此期间他创立了哥本哈根学派,与学生们共同提出对量子物理


学理论的彻底解释——物质大小只有被“观察者”测量时才能被


确定或存在。换句话说,测量是测量大小出现的原因,测量值通


过统计方法从多个可能选项中被确定。


根据玻尔模型,观察者会影响测量结果。例如,粒子可处于

“叠加”状态,这种状态中的粒子同时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该

状态可持续到“观察者”观察到它们为止。


展开
目录

1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

科学发现

是科学的最大悲剧1 

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旷世奇才的精神世界9 

3 尼尔斯·玻尔:

请不要教上帝怎么掷骰子23 

4 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

这部伟大的小说是人类巅峰成就之一33 

5 乔舒亚·莱德伯格:

人类与细菌的

军备竞赛”43 

IX 


6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物质与反物质之间

向来无

可言53 

7 科恩伯格父子:

难道是遗传?63 

8 理查德·费恩曼:

我们不知道宇宙的意义是什么71 

9 勒内·卡森:

《世界人权宣言》之父81 

10 戴维·巴尔的摩:

科学家不应陷于仇恨91 

11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

没有什么自然的事能阻挡生活前进的道路101 

12 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

逃离纳粹魔爪的小男孩揭开了宇宙奥秘109 

13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

卧室培养皿中的研究117 

14 利昂·莱德曼:

上帝粒子

的发现者125 

15 丹尼尔·卡内曼:

最好的也远非完美133 


16 阿龙·切哈诺沃:


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141 


17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科学家的职责是促进理性思考与学术宽容149 


18 鲍勃·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荡159 

跋犹太智慧的奥秘16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