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例
0.00     定价 ¥ 79.00
北海市图书馆
  • ISBN:
    9787520344074
  • 作      者:
    鲍中义,陈俊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鲍中义,男,1978年生,贵州盘州人,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省级精品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主讲教师,遵义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点建设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其他地厅级项目4项,研究成果获贵州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次,获遵义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陈俊,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现为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负责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主持课题7项(其中省级2项,地厅级5项),已结题6项,在研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已结题。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例》在深入研究微博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运用“SW0T分析法”辩证地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对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的可行性作了实证分析,在充分考察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方略,进而从环境优化、机制建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进一步实现的路径优化策略,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动占领微博这一新平台、新载体和新阵地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和策略,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理沦上的探讨和实践上的探索。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成果的主要框架
六 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及尚可继续拓展的研究空间

第一章 微博的发展概况及其传播特点、机制和影响因素
第一节 微博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 国外微博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 我国微博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二节 微博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
一 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二 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三 信息传播的病毒式
四 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
五 信息传播的非专业性
六 信息传播的交互性
第三节 微博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
一 微博信息传播的要素
二 微博信息传播的媒介
三 微博信息传播的节点
四 微博信息传播的路径
五 微博信息传播的模式
第四节 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 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 技术设置的影响
三 现实社会声望与微博信息内容的影响

第二章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 微博的一般社会功能
一 有关微博功能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二 微博的一般社会功能
第二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可能性分析
一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可能性的理论基础
二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可能性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内容
一 规范引导功能
二 沟通调节功能
三 感召激励功能
四 凝聚整合功能
五 信息共享功能
第四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特征
一 多样性
二 动态性
三 渗透性
四 隐匿性

第三章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0T分析
一 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二 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劣势
三 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四 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第二节 大学生对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的调查分析
一 问卷调查与研究样本
二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三 结论与启示
第三节 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访问调查分析
一 访问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 访谈结果
三 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第一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一 构建了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二 扩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
三 加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
四 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 微博优于传统教育媒介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三 思想政治教育类微博的运营状况不够理想
四 不良信息冲击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五 学校层面缺乏微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
第三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的制约因素
一 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较少
二 微博运营管理缺乏信息“把关人”
三 娱乐化倾向弱化了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 教育者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及能力不足
五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主动性不够

第五章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进一步实现的路径优化策略
第一节 高校实现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遵循的原则
一 方向原则
二 渗透原则
三 主体原则
四 示范原则
第二节 高校实现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方略
一 加强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二 加强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三 提升教育者操作运用微博的能力和素养
四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加强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阵地建设
六 建立和完善微博运营管理机制
第三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进一步实现的环境优化策略
一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二 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系
三 微博信息传播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策略
第四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进一步实现的机制建构策略
一 社会管理的含义
二 虚拟社会管理
三 微博与虚拟社会管理
四 构建“六位一体”的微博虚拟社会管理系统
第五节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进一步实现的制度建设策略
一 建立健全言论审核与信息把关制度
二 健全微博监管制度和舆情评判制度
三 建立完备的“诉求-回应”制度
四 国家应当加快推进微博法治化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