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迟子建作品·炖马靴:短篇小说30年精选
0.00     定价 ¥ 49.80
北海市图书馆
  • ISBN:
    9787559822680
  • 作      者:
    迟子建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书收录了迟子建从1988年到2019年发表的一些经典短篇小说,共16篇,是为30年短篇小说精选集。其中不乏曾经获奖的名篇,如《清水洗尘》曾获得鲁迅文学奖,《雾月牛栏》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等。作者善于描写黑土地上的小人物,对他们的生活投入极具情怀的关注。她被称为中国当代具备世俗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甚至有人将她誉为“当代萧红”,可见其作品的独特影响力。


1.   30年经典精选:30年的写作生涯中,作者写了无数短篇小说,此书是她经典的短篇小说的精选汇集,有回顾和纪念意义。

2.   短篇小说魅力:迟子建2009年凭借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其实她在各个文学领域都颇有成就,其短篇小说同样精彩,这是她30年来短篇小说中的精华之作,体现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底。

3.   内容精彩有特色:作者善于写作东北黑土地上的小人物生活,其系列短篇小说,反映了这一片广袤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描写细腻,感情充沛,视角独特,具有地域传奇色彩。


展开
作者简介

迟子建

女,1964年生于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九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文学奖励。作品有英、法、日、意、韩、荷兰文、瑞典文、泰文、波兰文、阿拉伯文等海外译本。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迟子建从1988年到2019年发表的一些经典短篇小说,共16篇,其中不乏曾经获奖的名篇,如《清水洗尘》曾获得鲁迅文学奖,《雾月牛栏》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等。本书收录的十几篇短篇小说,都是写黑土地上的小人物生活,许多篇章的主人公是中年妇女。作者写这些小人物平凡的生活、情感、经历,有忧伤也有温暖,叙述从容流畅,情感刻画细腻,地域特色鲜明,可读性强。


展开
精彩书评

所有信手拈来的说法都不能概括迟子建的小说品质,她在创造中以一种超常的执着关注着人性温暖或者说湿润的那一部分,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进入,多重声部,反复吟唱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因而显得强大,直至成为一种叙述的信仰。——作家 苏童


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对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授奖辞

展开
精彩书摘
  《迟子建作品·炖马靴:短篇小说30年精选》:
  炖马靴
  故事发生在1938年还是1939年,父亲记得并不很清楚,他说年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时令,寒冬腊月,祭灶的日子,西北风呜呜叫,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父亲至死对他部队的番号保密),二十多号人,清晨从四道岭小黑山的密营出发,踏雪而行,晚饭时分,袭击了位于中苏边界的一个日军守备队。
  父亲说他们事先侦察了,这个守备队在山脚下,距离一个小镇四五里路,驻扎着三十来人,有一栋长方形板房、两个矩形仓库,还有一对大狼狗。板房是营房;两座仓库呢,为弹药库和粮库。这两座仓库,是他们的主攻目标。那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一方面针对苏联,在边境一带秘密修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对抗日武装,进行围剿。为切断老百姓与抗日队伍的联系,他们大规模实施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大片农田荒芜,无数村落夷为废墟。父亲说自此之后,队伍的给养成了问题,缺粮少衣,陷入被动。
  四道岭在哪里?我在地图上找不到。父亲说除了四道岭,还有头道岭、二道岭、三道岭和五道岭。这些岭呈刀锋状,山上林木茂盛,山下溪流纵横,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适宜做密营。父亲说他们最初的营地在头道岭的大黑山,那里狼多,当地人也叫它野狼岭。深夜时群狼齐嗥,狼眼鬼火似的在树丛闪烁,地窨子的女战士恐惧这“夜歌夜火”,就往男战士住的这一侧跑。父亲也不避讳,说他们因此喜欢狼嗥。
  狼通常群居,但也有离群索居的。父亲说头道岭就有这样一条母狼,它双眼瞎。不知是天生瞎眼,还是后天瞎的——比如被猎人打瞎、疾病,或是同类相残所致。大家分析,它在狼群里受排斥,才被驱逐出来。一条瞎眼的狼,就是一把卷刃的剑,锋芒不再。虽说它的嗅觉依然灵敏,但它朝着掠食目标飞奔的时候,由于深陷永无尽头的黑暗,往往会撞到树上,或是跌入谷底。猎物到不了嘴,反受皮肉之苦。但狼是聪明的,父亲说这条瞎眼狼自打发现支队的行踪后,就一直凭声音和嗅觉尾随他们,求得生存。
  父亲是火头军,他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战友们都说,狼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喂不熟的,可父亲还是不忍看它挨饿,尤其到了漫漫长冬,白雪像巨大的裹尸布一样覆盖了山林,它几乎找不到吃的,连哀叫的力气都没了,像一团飘浮的阴云,蔫巴巴地尾随着队伍,父亲总会想方设法给它口吃的。它得了食物后会叫几声,像小孩子没吃饱奶时的吭叽声,带着些许的满足,又些许的抗议。
  大地回春了,瞎眼狼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春夏秋三季,它可以用鼻子觅到果腹之物,而那些东西其他狼基本是不碰的,譬如浆果、蘑菇,青苔或是昆虫。它食肉的机会有没有呢?那得看它的运气了。病死的鹰,半腐烂的兔子,对它来说就是美味。一旦发现,它就迅疾赶去。可这样的食物,也是乌鸦的珍馐。常常是它大快朵颐时,乌鸦纷纷落下,与其争食。瞎眼狼反正看不见,奋勇吃它的。父亲说他们不止一次撞见它与乌鸦同食腐肉的情景。看着它被漆黑的乌鸦给挤在一角,像条瘪了的布袋,实在是心疼。
  有时不是瞎眼狼先发现的腐肉,而是乌鸦,它也能跟着蹭点荤腥。乌鸦一鼓噪,它就循声而去。所以瞎眼狼最爱的声音,该是乌鸦的叫声吧。乌鸦啃不动的骨头,对它来说就是心仪的阳光,它会把它们拖进山洞,作为存粮,以备不时之需。它瘦弱不堪,但牙齿锋利,骨头于它,恰如糖果。
  ……
展开
目录

炖马靴 / 001

最短的白日 / 030

他们的指甲 / 051

解?冻 / 081

一坛猪油 / 116

雪窗帘 / 148

一匹马两个人 / 168

花瓣饭 / 195

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 / 227

清水洗尘 / 249

朋友们来看雪吧 / 277

雾月牛栏 / 293

亲亲土豆 / 323

逝?川 / 351

白雪的墓园 / 372

 

鱼?骨 / 38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