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一届、第二届“‘禧福祥杯’《小说选刊》*受读者欢迎小说奖”获奖作品的结集。
本书收录了《小说选刊》主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禧福祥杯’《小说选刊》*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的获奖小说,含中篇小说8篇,短篇小说11篇,微小说10篇。其中既有莫言、吴克敬、艾伟、陶纯、周瑄璞等资深小说名家的作品,也有郑执、蒋一谈、王威廉、庞羽等青年小说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都紧密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索并书写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人性及人的内在需求,并通过作品中的文学人物向社会传递了“真善美”。
新 娘
吴克敬
1
吃了谁的奶,谁就是你的娘!
时隔五十一年,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五周年前夕,袁心初忍俊不禁,又给牛少峰这么说了。她说了这句话后,紧跟着还加了一句,老娘是娘,新娘也是娘。
五十一年前的袁心初,十七岁过了点,还不到十八岁时,就自觉结束了她女孩子的生活,把她热烫烫的姑娘身子,交给了英俊的牛少峰,满心欢喜地做了他的新娘。北平女子学堂的高才生袁心初,在做牛少峰的新娘之前,打死她都想不到,她会嫁给一个军人,而且还是甘心情愿。在此之前,有些文艺情怀的袁心初,是不怎么瞧得上军人的,她不仅瞧不起,甚至还有些厌恶,她看到北平城裹着绑腿的大兵,个个横得不行。这种坏印象,直到“卢沟桥事变”。死守卢沟桥桥头的中国部队拼死抵抗日本鬼子的进攻,一个连的兵力,到最后仅有四人生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这是袁心初对大兵印象的一次改变。紧接着,日本鬼子大举侵犯北平,她家赖以生存的电器厂,在日寇的炮火轰击下,全部焚毁。父母亲不想看着他们的宝贝女儿,在日寇的铁蹄下遭罪,便把袁心初送到了战略后方的西安。老两口守在北平,意图恢复家业。
袁心初来到西安后,立即进入西安女校继续学业。
这时候的西安城,因为1936年的“西安事变”,抗日情绪十分高涨。袁心初所处的西安女校,是由爱国人士于右任倡办的,多由爱国知识分子任教,牛少峰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牛少峰结合当时的形势,在西安女校组织了一支抗日宣传队,他们用课余时间排练。到了星期日,他就把宣传队拉到西安的大街上去,向市民演出宣传。泣血写出《松花江上》的张寒晖,当时也在西安,牛少峰就请他来,指导宣传队员演唱。袁心初从北平来,吐字清晰、嗓音浑厚,被选出来做了领唱。他们不仅演唱“流亡三部曲”,还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领唱的袁心初,排练时练得认真,上街演唱时唱得动情,她唱着,不仅把她自己唱得泪流满面,还把街头围观的群众唱得肝肠寸断、泪洒现场。
《松花江上》是“流亡三部曲”的第一首,另两首《离家》和《上前线》都是刘雪庵写出来的。在牛少峰的组织下,经袁心初领唱出来,依然使人心魄颤动!袁心初还扮演街头抗日剧《放下你的鞭子》中的女儿香姐……这个时期的她,俨然西安街头的抗日宣传
明星。
牛少峰感动于袁心初的演唱,而袁心初也感动于牛少峰对她的信任,师生间慢慢地建立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袁心初以为,他们师生还会在西安女校继续他们的学习和抗战宣传事业,却忽然传来她父母的消息。驻留在北平图谋重振家业的老人,因为反对日寇在北平的法西斯统治,竟被日本宪兵秘密抓进监狱,拷打致死!噩耗传来,袁心初痛不欲生,几次都哭得晕了过去。
袁心初悲惨地成为一名战争中的孤儿!
序 好小说映照新时代 李晓东/001
中篇小说
新 娘 吴克敬/003
童话之石 陈毅达/049
前程似锦 陶 纯/103
龙头香 杨晓升/149
多普勒效应 王威廉/187
摊 牌 留 待/231
黑蚁传 姚 辉/270
来访者 蔡 东/304
短篇小说
表弟宁赛叶 莫 言/355
在科尔沁草原 艾 伟/363
砂糖橘 周瑄璞/376
风 筝 张鲁镭/387
仙 症 郑 执/401
发 生 蒋一谈/423
费丽尔 董夏青青/449
呼吸机 黄跃华/464
我不是尹丽川 庞 羽/478
密 林 赵 依/491
坏脾气的新邻居 渡 澜/506
微小说
邻居赵五 安 谅/529
鞋匠胡二立 芦芙荭/532
廉政书画展 尹小华/536
稻 香 符浩勇/540
老家拍案惊奇 侯德云/543
儿 女 戴 希/546
蒙古马 申 平/550
陌生人的欠条 徐 东/553
琢 舞 李佳怡/557
面 子 纳兰泽芸/560
编后记 顾建平/564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