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棠味:邓义坤作品集
0.00     定价 ¥ 48.00
北海市图书馆
  • ISBN:
    9787558158483
  • 作      者:
    邓义坤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昌州,雅称“棠城”,又称“海棠香国”。作者对这块土地是熟悉的、热爱的,更是情有独钟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挤出时间钻书堆,查资料,勤思考、善笔耕的他写出了一系列具有棠城风味的散文。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其家乡荣昌的各种美丽。
在他的笔下,文字闪闪发光,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真挚,文字照耀下的棠城之美、真情之美、趣味之美纷纷呈现在我们眼前。
展开
作者简介
邓义坤,毕业于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法律专业。重庆市荣昌区国学研究会副主席,荣昌区作家协会会员。热衷文学创作,已发表文学作品5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漱溪涟漪,海棠花开,棠城趣事多。我从小就对棠城及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我想感知这里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不一样的味道。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的关注点。每每疲倦困乏时,我便走进自己创造的文字空间里,回头浏览一下朴实的生活,那些凡尘喧嚣之事便隐隐退去,只留下这馥郁的棠城风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辑 海棠花开
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有两条河——濑溪河、荣峰河。河水清清,秀竹依依,海棠花开。

昌州故里看海棠
二月刚过,三月的气候已有了明显变化。
屋外阴冷的天已不多见,天空不时地出现了一道道亮白的宽带,楼下花园小径有散步赏园者,不乏轻装的老人在树下仰望着天际的白云朵朵,几个顽皮的小孩围在池塘边打闹,不时地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抛向空中,甩在地上。
也许是平素没留意的缘故吧,一出门,我就被眼前袭来的春色惊住了。虽然万物复苏的迹象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我已发现了被尘土覆盖的绿叶渐渐地露出了亮亮的光泽,枯藤树枝开始微微地绽开了绿皮,被冬天折磨得发白的野草也是星芽点点,这好似不足以感知春天的早来。
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偶感暖暖的微微的春风吹拂脸颊,隐隐的花开花香醉路人的感觉让我全身暖流涌动。是的,今年还未体味到冬天的寒冷,春暖花开的意境就来了。我想,园里的老人小孩不就是在楼下的花园里早早就感知到了春天的到来吗?
其实,我也是想去找一找春天的感觉,但我更想去看一看那久违的海棠,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它是感知春天最早的花木之一,当冬天的寒冷还未彻底褪去的时候,海棠就已经显示出了它那勃勃生机。不知道今年的海棠怎样了?
路的两旁是雨后春笋般的高楼,但更为显眼的却是那种满了花草的绿地,我注意到了即使是最昂贵的黄金地段,也为绿化出腾了一片空间,里面有草有树,还有一些颇为名贵的花木,我已清晰地看见了其中稀稀地夹杂着的海棠花枝,我开始兴奋了起来。
此时此刻,千树万树还没有彻底醒来,只见海棠春芽片片,枝尖上早已生出了一个个小花蕾,粉红粉红的,像一个个挂在裸枝上的小灯笼,昭示着它已经早早地感知到了春天的暖了。
喜欢海棠的我,是不会错过海棠开花时刻的,以往每到二三月份的时候,我一有休息时间,就会散步到公园里去,等候着海棠花开的那一刻。因为海棠花的数量不多,那时只有在公园里,我们才能一睹海棠的真身容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它太娇贵了,太美艳了,太难引种培植的原因吧!
但现在看来,在这座新兴的城市里,海棠成了这里最为常见的花木之一,也许是人们对海棠的一种偏爱吧,早已熟知海棠花的生长习性,它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不是吗?瞧,在濑溪河的两岸,在公路大道两旁,在街心花园,在小区园林里,处处都有海棠花的娇枝。可以想象,当花开的时候,海棠或作为一处绿地的点缀,或作为一处风景的勾勒,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中那红红的几笔,让整座城市都灵动了起来。
好久都没有下雨了,天气暖暖的,我迈着轻快的脚步,寻找着春天,我想看一看今年的海棠花。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昌州故里长廊,嗅到了那众多海棠花开的气息。昌州故里外,依水畔河,溪水长流,这里水分充足,最适宜海棠生长。
蓦地,我发现今年的海棠真的开了,花枝已长得妖娆细长,油亮的嫩叶残留着晶莹剔透的晨露,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盛开着、紧挨着,红似胭脂,粉得艳丽,近看像火,远看像霞,成排成排的,与路旁植得疏密有间的桃花李树形成了一条密密的花木风景带。海棠花开处,路人甚是多,他们禁不住停下了脚步,赏花、评花、嗅花,不见一个人摘花,他们不是远道而来的游人,也不是刻意来此鉴赏的文人墨客,而是刚出户外的闲庭信步者。他们一出家门,就能让自己仿佛处在露天花园里,享受自然美景,好不自在。是啊!这是他们家门口的花,也是他们自己的花,他们怎能舍得伤害自己的绿色花园呢?在海棠花旁,还有柳树成行,桃李争艳,红的夹杂着白的,引来无数的蜂蝶,风轻抚,花瓣落,好一处春暖花开的景象。
看到这路旁的美丽风光,我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脑海里泛起了诗的波澜——“碧波绿水映两岸,春光魅影惹人爱;杨柳依依倒影姿,桃李海棠蝴蝶栖;要问花开谁最艳,当数海棠最中看”。海棠花开醉人,但海棠无香、花期太短,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我开始担心海棠花会很快凋谢,但能看到海棠花开最盛的时候,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我散漫地走着,沿途随处可见的蓄势待发的绿树花草弥补了我内心的一种隐忧,不仅仅是海棠桃李给人带来春的感受,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绿树花草的怒放。
当你从那些来去匆匆的人身旁走过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那自信淡定的表情,无一不展示出他们殷实富足的一种愉悦自豪。是啊!今天的城里人,他们得到了物质社会快速发展的恩泽,同时他们也享受到了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不是吗?如今我们一出门就是绿地,眼前就是树木,远处就是花草,多年前那灰暗的颜色再也不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主色调。
我暗自庆幸可以不走出这座城市就能够触摸到大自然的肌肤,呼吸到各种植物吐露的新鲜气息,赏到大自然的各种美景,也许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就是最美城市的真谛,至少我现在有点相信我自己的感觉了。

海棠花开
星期六,久居天宫的太阳露出灰白的脸,点点阳光洒落在阳台,想必今天一定是个好天气。儿子吵闹着要去公园。看到儿子坚决的态度,我虽然喜欢独处幽静,但又怎么能不让他童真的天性得到释放呢?其实我也惦记着去看看公园的海棠花是否开放。
儿子要去的地方,名叫海棠公园,是因这里独树一帜的海棠花树而得名,原曾处城外山野,而如今由于城市的变迁,它早已变为城内的一座森林孤岛,四周多半是高楼林立,喧嚣繁杂打破了公园一贯的宁静。
到公园的时候,儿子好像对公园里的游乐不感兴趣,问起原因,他却说自己已不是六七岁的儿童了。他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路缘烈士事迹介绍牌,每到一处,他好像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还不时地问一些英雄的出处,有抗日文化战士柳乃夫,有解放战争时期暗战英雄,有保家卫国的荣昌籍抗美援朝战士,他们的英雄事迹也让我一时不知如何讲述,因为我知道的也只是偶尔在一些书报上看到的草草的几笔,给儿子讲时既不生动,也不真切。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儿子的思维和注意力的变化与转移,他已从蹦蹦跳跳的东张西望中变得安静起来;已从儿时的调皮疯狂嬉戏游玩中转向了对新鲜事物和知识的关注。
公园的游乐场,虽热闹非凡,但儿子的举动让我感到人多的地方已经不属于我们,少了与儿子一起游玩的气氛,我们离开了人多的地方,漫无目的地往树多人静的地方走去。路上行人很少,似乎只有海棠做伴。三月的春风吹拂着久居闹市的大人与小孩,也吹醒了公园里的树枝与花草,眼前的点点绿色嫩芽,引领着我们不知不觉地往幽静的地方走去。脚下路面镶着一块一块的青石,石缝中已长出了小草,路两边海棠花真的开了,花朵鲜艳无比,红得映人,这里不能不说是一处出奇的自然美景。是的,这是荣昌人的花,它或许就是荣昌人的影子,然而我总觉得这里好像有点什么不适宜,在这么美丽的风光下,喧闹无比的游乐嬉戏与长眠在此的先烈们好像有点不协调。虽然眼里已看不见繁杂人多的景象,但那震耳的游乐设施的撞击声音,还是让这里安静不起来。不知我的感觉是自己的情绪使然,还是担心烈士们长眠时不得安宁。也许我的担心是杞人忧天吧!但我想他们是需要安静的,需要休息的。
我的脚步开始有点沉重起来,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一石阶处,前面几块巨型石碑林列着,碑上字迹模糊,还有点发毛变绿,长出了青苔,显得残败破旧,也许是因为这里阴冷潮湿,年久失修、风化脱落造成吧。还好,只要上几级台阶,走近一点,还是能看清正中石碑上铭刻着清晰的楷体名字。从旁边碑林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碑体上面铭刻着张培爵烈士的革命经历与英雄事迹。
在往日的记忆里,我只是粗略了解到张培爵是荣昌历史上最有名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历史功绩知之甚少,有时翻阅到有关的书籍,也只是如过眼烟云,没有留下多少印象。现在从这依稀的字迹中我才真正知道了张培爵烈士的英雄壮举。张培爵是四川荣昌荣隆人(现重庆荣昌人),由于父母的远见,他读上成都的高等师范学校,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进步革命思想,早早便参加了同盟会,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拯救国家,关心民众疾苦,几次组织武装起义,后被推举为蜀军政府都督,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袁诱杀于宛平。据说行刑那天,天空阴云密布,风雨大作,他坐着受刑,子弹射中额头,鲜血喷溅,身躯端坐多时才倒地,他的悲情壮举,天都为之恸哭,为之而落泪。张培爵就义后,其尸体被运回荣昌,长眠于自己的老家。
我想这里的海棠公园,是他的故乡,是他的长眠之地,他应该可以安息了吧,我们后来的每一个荣昌人,是否能够为他做点什么?还好,我们没有忘记他,为他修了这座墓碑,也许他的影响是所有荣昌先烈们中最大的,所以他的碑体也就是最大的,然而现在这里却是满目苍凉,苔藓丛生,让人的心里感到有一点凉意。旁边喧嚣嬉戏的游乐场会否惊扰九泉之下的英烈们的灵魂呢?我们荣昌人本应该是他们的守墓人,怎么能让先辈英烈们受到这样的待遇呢?这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来这里的人确实很少,难怪地面台阶都潮湿长草了,也许在特定的纪念日里会有很多人吧!我这样想着,正准备往上走,儿子却躲在我的身后,说前面阴森森的,我不假思索地批评了儿子一顿,儿子噘着嘴,一点不服气。后来我发现,这也许不是儿子的错,因为在他们的教材中,或许根本就没有关于荣昌的先烈们的内容,或许孩子们尚不知晓这些英烈们为荣昌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吧!他们对这些英雄们的陌生或害怕就不足为怪了。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荣昌人能为那些为辛亥革命作出贡献的英烈做些什么呢?我想让我们的孩子们能知晓荣昌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包括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让孩子们在他们的英雄壮举的感召下,感觉到荣昌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热爱荣昌这块热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荣昌的热情,这也许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吧!
最近我在报纸杂志上了解到一些荣昌人正积极筹划为辛亥革命的先驱张培爵建立纪念馆,并将此项目纳入全市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中,以弘扬爱国、爱荣昌的精神,这让我激动不已。前不久县里又将众多荣昌烈士长眠的地方开辟为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我想长眠于此的英烈们看到这些举动,一定会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慰的。
我们走出了碑林,沿路海棠花树越来越多,花开得更艳。路边驻足欣赏海棠花的人也开始多起来了。我想花儿的颜色,也许就是英烈们的微笑,花儿簇拥着,也许就是祝福我们荣昌的明天更加美好吧!
展开
目录

第一辑海棠花开
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有两条河——濑溪河、荣峰河。河水清清,秀竹依依,海棠花开。
濑溪河水映虹桥 / 002
昌州故里看海棠 / 009
海棠花开 / 013
百竹园 / 017
荣峰暮秋 / 020
走近古佛山 / 022
铜鼓山上绽放的油菜花 / 026
寻找花的世界 / 029
走,摘桑泡儿去 / 032
重游古镇 / 035
高原凉都行 / 038
高铁之旅——成都行 / 045
石笋山之旅 / 050

第二辑月夜深深
月夜深深,这里灯火通明,值班室又宁静了下来。那位母亲急切期盼的眼神,怎能让我安静地睡下?看来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明天,路上还有一个个需要帮助的失足者等着我们为他们点亮一盏盏启明灯。
月夜深深 / 058
放置一边的包裹 / 061
老利警官 / 064
节约水电,从我做起 / 067

第三辑做荣昌文化的传承者
正是荣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才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荣昌儿女,作为荣昌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但愿我们再也不要犯原来的错误,做一名切切实实的文化传承者、保护者。
做荣昌文化传承者 / 072
爱国、爱荣昌、爱家乡 / 075
吃在路孔 / 079
又到羊肉飘香时 / 083
鸦屿陶土开出品牌之花 / 086

第四辑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行的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必将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让我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熏陶中提升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行的中国人。
“大爱”筑就“大成”梦想 / 092
鸦屿山下的陶都女艺人梁洪萍 / 098
走进鸿全兴业有限公司的文化世界 / 104
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行的中国人 / 109
永立人的百姓情怀 / 113
怎么舍得蒋老师 / 122

第五辑做回原来的自己
当一个人置身事外,对身边的事不问不理的时候,做回原来的自己,也许幸运的事情就会在身边发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践行诺言,付出真爱,世界一定会变得美好。
搬家情结 / 128
看电影 / 133
做回原来的自己 / 136
相聚 / 139
假日不出游 / 141
中秋偶遇 / 144
端午情怀 / 148
婚礼誓言 / 151
汶川,我想来看你 / 156

第六辑一盆兰花的故事
心地善良,心存感恩,路才越走越远。
一盆兰花的故事 / 160
花的面馆 / 163
果果做事 / 167
十万捐款 / 171
我还能干几年 / 174
干一辈子老本行 / 179

第七辑我的父亲
父亲的纯朴、勤劳、助人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我爱我的父亲,我会记住父亲的话,走好自己的路。
意外收获 / 186
我的父亲 / 189
八十里路 / 193
陋室装修 / 197
大伯的抗战记忆 / 201
儿子的笔 / 206
翱翔天空的雄鹰 / 209
妻子的唠叨就是福 / 212

《棠味》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北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