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自驱型管理(让你的团队动起来!)
0.00     定价 ¥ 4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935289
  • 作      者:
    徐国允
  • 出 版 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蜂鸟小课创始人、CEO,前人人车、贝壳金服、独角兽公司副总裁徐国允,传授12年从0带出2万人团队的一线团队管理经验,教你如何打造自驱型团队。

自驱力才是未来管理竞争力!团队多自律,你就多自由!找到团队的自驱按钮,让你的团队动起来。

让老板放手,让员工主动的高效管理法则!你能为公司节省多少成本,公司就能为你提升多少薪水!

有意识培养团队成员的内在驱动力,有助于提升团队成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终身成长思维,使之能够灵活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未来的挑战,获得更好的成长,更优异的业绩和更高水平的职业成功。

本书读者群:小团队管理者、企业中层、创业者、想提升管理能力的人


展开
作者简介

徐国允

成人职业教育品牌蜂鸟小课创始人、CEO,前人人车、贝壳金服、独角兽公司副总裁,腾讯公司特邀职场生涯规划专家。从月薪3000的北漂分析师快速晋升到网易品牌栏目负责人,从58同城的产品经理到人人车的副总裁,从贝壳金服的副总裁到创业公司创始人,徐国允将自己多年的职场管理经验汇集成这本书,希望帮助那些受困于管理难题的人突破瓶颈,成为卓越的管理者。


展开
内容介绍

没有带团队的时候,你可能感受不到带团队的压力。一旦开始带团队,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搭建一个优秀的团队?下属总出问题,要不要替他们“扛雷”?平级之间的矛盾,怎么有效化解?招人难,留人、裁人也难,如何高情商劝退?

无论是大团队还是小团队,刚刚晋升的那些初级、中级管理者,几乎都会遇到以上问题。

带团队到底什么更重要?其实是业绩!如果团队内部的问题解决不好,必定影响凝聚力,必然影响团队的业绩。

那么,如何带团队并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团队业绩目标呢?

在这本书中,团队管理专家徐国允老师将自己12年的一线团队管理经验倾囊相授,运用管理五力模型,教你抓准带团队的关节点,激发团队成员的自驱力,让团队绩效翻倍。

如果你想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或者在带团队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那么,在本书中,你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你成为一个小小管理者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本来以为“当官”了,终于可以喝着咖啡看看新闻了,结果你的每天可能是这样的:

● 早上一醒来,工作群里各种@你的短信;

● 打开邮箱,上百封未读邮件等你回复;

● 到办公室,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叫过去开各种会议;

● 忙了一天刚准备下班,某个下属又等在门口,说想和你聊聊工作;

● 终于到了周末,原以为可以歇口气了,结果老板又叫你,说某个数据需要尽快提供。

于是,你开始怀疑,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当了管理者反而会越管越忙呢?而且这种忙看上去要形成恶性循环:那就是自己会成为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姑娘,一直在原地打转。

其实,在我最开始管理团队的时候,我的日常也是这样的,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管理进入了95%的管理者都会进入的误区:就是刚刚说到的“越管越忙!”大家在阅读本章节之前,我想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学员的故事,他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王毛毛。他之前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电话销售,在做了2年的销售代表之后,被提拔为销售经理,带着5个销售代表。在最开始当上销售经理的时候,他很开心,每次在电梯遇到自己的下属和自己打招呼,他都有一种“终于当个小官可以管着别人”的感觉。

可是很快,王毛毛就发现“管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第一件棘手的事情是,王毛毛发现他的下属李伟,因为他刚来不久,对电话销售的工作也不是太熟悉,所以每次怎么给客户把产品介绍清楚这种事,都需要王毛毛手把手地教。一开始,王毛毛觉得这样子能带人,能教别人的感觉还挺好。后来,他发现李伟需要帮忙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且一遇到问题李伟自己不先想办法解决,而是直接来找王毛毛说:“经理,我又不知道怎么办了,你能帮帮我吗?”

就这样,身为经理的王毛毛,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帮助李伟解决工作中的常识性问题,感觉自己不像领导更像一个“老师”。甚至在遇到特别难搞定的客户时,李伟发现自己搞不定,王毛毛看李伟效率如此低下简直是浪费时间,只好说让我来吧!于是就撸起袖子自己干了。其他同事一看,原来自己的经理这么能干,也开始向李伟学习,只要遇到困难的问题,统统来找王毛毛。有时候王毛毛教了很多遍,发现下属还是模棱两可,考虑到每天的业绩压力,王毛毛想与其这样一遍遍教,还不如自己上手干来得快。10分钟能够解决的事交给下属去干,至少要花1个小时,而且下属干最多达到60分;自己干用不了10分钟就能搞定,最起码80分以上。于是时间一长,王毛毛发现每天都有大量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只要他没快马加鞭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堆成了小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到底是让下属干,还是自己干呢?如果让下属干,必定浪费更多的时间;如果自己干,自己还有其他工作要做,完全忙不过来啊!反倒是越干越累,越干越忙。王毛毛问我:“老徐,这可咋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问题不解决吧?”我笑了笑问王毛毛:“你觉得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到底在管什么呢?”他摸了摸头说:“不就是管人吗?”我说这个答案只答对了一半,管人具体是管理人的什么呢?是管别人做什么呢?还是管别人想什么呢?他说,这个还没想过。

我告诉他说,其实管人是有一个金字塔方法论的。这个管理方法论也是我的老板教我的,他同时管理5个事业部,涉及公司50%以上的营业收入。他告诉我,管理是分层级的,这个层级构成了管理的金字塔模型。

什么叫金字塔模型?

详细来说,就是把管理的对象分为三层的金字塔结构。其中,底层也就是第一层,是管人的行为。就是你让他干什么他就照着这么干,不让他干什么他就不能这么干。比如你让他炸薯条,他就按照薯条要求的大小、多少、油温、炸的时间等一系列标准去做,简单点说,就是你说标准和要求,让他照做。

第二层,也就是中间层,是管人的预期。预期是什么呢?预期就是在一件事中你和对方期望达到的效果。这个过程既包括对自己的预期,也包括对他人的预期。比如王毛毛和李伟,王毛毛首先要管理自己对李伟的预期,对于一名新员工来说,对他的预期是什么呢?可能是第一个月每天能打通30个客户电话,同时也要告诉李伟,第一个月的预期是每天最低完成30通电话;第二个月的期望是每天最低完成50通电话,逐渐进步……

第三层是顶层,管人的驱动力。什么是驱动力呢?就是类似一辆小汽车的发动机,如果你给这辆小汽车安上了发动机,这辆车自然会跑得很快。相反,如果你没有给他安装驱动,即便他有汽车的轮胎,也跑不快。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人和人的驱动力不同。有的人是追求工资待遇不断提高,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被团队认可,还有的人希望团队氛围好,等等。

所以,这三个层次合起来,就构成了管理的金字塔模型。

我们回头再看看王毛毛的故事。

在王毛毛看来,管人就是让下属听他自己的话。所以,他在对下属的行为进行管理的时候就犯了第一个错——不是自己做让下属照做,而是直接自己伸手做。那这种做法错误在哪里呢?站在下属的角度,心想既然领导做得更好,那就交给领导做吧。我有困难就来找你,谁让你是我的领导呢?我的困难就像是我肩膀上的猴子,当我不知道怎么处理它的时候,我就把这只猴子赶到你的肩膀上。你去处理好了,处理对了,我觉得你很厉害;如果处理不对,也跟我无关,反正猴子我已经赶到你的肩膀上去了,责任就都在领导你的身上了。

所以,在第一层上,王毛毛犯的错误就是自己直接上手替下属干,结果导致自己越管越忙,整个团队效率低下。正确的做法是,先让李伟自己去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如果他实在想不出解决方法,他可以去咨询同事,去查阅书籍,去网上搜索,而不是一遇到问题,王毛毛就直接上手帮他解决。

同样,在管理金字塔的第二层,王毛毛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给李伟设立预期。如果他希望李伟在第一个月每天能打通30个客户的电话,那么务必让李伟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当王毛毛“感觉李伟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其实是王毛毛没有管理自己对李伟的预期。正确的做法是王毛毛应该先和李伟充分沟通好对工作的预期,这样,如果李伟没有达到应该如何惩罚,达到了如何表扬,进一步提高李伟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第三层,则是王毛毛在管理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去思考李伟的驱动力是什么,只是思考了自己要什么结果,所以才会越管越忙。那么正确的做法其实是王毛毛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观察,或者与李伟沟通,了解李伟在这份工作中想得到什么?通过李伟想得到的东西来激励李伟。

我把这些建议给到王毛毛后,他恍然大悟,原来管理的金字塔模型这么重要,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唯一想的就是为了干出结果自己能够上手干就干,总不能下属工作效率低就这样一直拖着吧,结果到最后完全应付不过来。他自己反思后告诉我,应该从自己“上手干”变成“砍掉手”,“砍掉”自己那只特别想伸出去自己干的手,把主动权交给下属,让下属真正行动起来。

于是,王毛毛很快在团队里实施起来。他先找到李伟,并针对李伟对这份工作的预期进行了详细沟通,让李伟建立起与自己同频的预期,并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万一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再协助解决困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王毛毛也给李伟一个模仿过渡期,就是王毛毛先示范,李伟模仿,哪里不对再进行针对性的改正,直至王毛毛完全放手让李伟去操作。最后,团队也越来越有战斗力,而不再是王毛毛一个人在战斗了。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认知篇

走出管理的“三个误区”,成为目标清晰的管理者

01 越管越忙

         教你从“上手干”到“砍掉手” 003

02 领导力≠发命令

         解锁高效团队的正确姿势   015

03 告别“救火队长”

         成为规则制定者 023

第二部分 实战篇

搭建高绩效团队,管理者必备的“五力模型”

(一)趋势力:三个维度,找到团队发力方向

04 制定目标

         摆脱学生思维,三步制定团队目标  035

05 了解用户

         洞悉用户和市场,让团队行动不翻车 044

06 用好数据

         帮你看清问题,目标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055

(二)驱动力:做好选育用留,配置高效能团队

07 招对人才

         团队难招?三圈法找到你最想要的人 065

08 培养干将

         如何让职场新人成为你的最佳助攻? 074

09 留住精英

         读懂他想要什么,比高酬诱惑更管用! 082

10 辞退闲人

         如何做出辞退决策?有理有据又不失人心   091

(三)现实力:连接外部力量,为团队赋能

11 撬动上司

         与上司同欲?读懂上司心思让你事半功倍   101

12 用好同级

         跨部门协作不顺利,与同事同频你做到了吗?  111

13 联袂对手

         对手只能对着干?良性竞争辛苦了解一下   118

(四)算式力:用好三板斧子,狠抓执行,砍掉拦路虎

14 锚定目标

         执行过程目标动摇?一个公式帮你搞定!   127

15 拆解路径

         越干越累?超级拆解法帮你轻松达到目标   135

16 落实行动

         光喊口号不干活?一张施工图教你督促执行 144

(五)优势力:精准用人,挖掘内部潜能

17 挖掘特长

         普通人怎么用?一个故事帮你找到他的长处 154

18 知人善用

         两步挖出团队需要,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162

19 优势互补

         还在单打独斗?三个技巧拼出最佳组合 169

20 成长驱动

         追求发展?一份清单助力团队拨开发展迷雾 176

21 关系驱动

          团队难带?处好关系轻松激活团队活力 184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