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东部经济地理
0.00     定价 ¥ 8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9658581
  • 作      者:
    石敏俊,等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石敏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日本筑波大学副教授。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区域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展开
内容介绍
  东部地区经济地理,必须充分考虑并体现东部地区的特点。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驱者,东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可能在其他地区再次出现,东部地区在应对这些问题中取得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因此,《东部经济地理》着重突出了以下方面:一是突出发展和演化的视角,把经济地理演化看作经济发展过程的侧面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考察和解释经济地理演化,通过产业结构演变、城乡关系演化、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作用、城市群的发展演化、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等分析,认识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地理演化规律。二是突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的作用,从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和解释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化。三是突出入地关系的视角,重视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四是重视特殊区域的经济地理分析,把东部地区特有的经济特区、港口城市、自由贸易园区、海岛经济等特殊类型区域单独列出分析。
  《中国经济地理》丛书是一套大型系列丛书。
  《中国经济地理》丛书共计39册:概论1册,“四大板块”共4册,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共34册。丛书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地理学科前沿发展状况,及时跟踪国外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总结国际国内经济地理学科理论进展情况。
  《中国经济地理》丛书总体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经验教训,全面展示了不同省份生产力布局特征,准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地理学在配置资源与引导全国和不同省份生产力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不仅囊括地理空间中所有人文现象的时空演化过程,还包括我国行政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时空演化过程。
  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地理》丛书可以为读者了解中国各地区的情况提供手札,为从事经济工作和规划工作的读者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经济发展条件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第二节 区位条件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章 经济发展过程
第一节 东部地区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东部地区工业化
第三节 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东部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
第四节 东部地区经济新常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制造业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变
第二节 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新经济的兴起及其空间格局

第五章 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与工业体系形成
第二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第三节 从重化工业化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

第六章 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
第二节 空间经济联系和产业分工
第三节 城市群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化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
第二节 土地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的冲突与矛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发展与城乡关系
第一节 农业生产能力与农产品供给格局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节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
第四节 土地市场与新农村建设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群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变
第二节 东部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东部地区重点城市群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特区经济发展
第十一章 临港经济与海岛经济
第十二章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十四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章 经济发展新动向与经济地理演化趋势
参考文献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