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经济地理,必须充分考虑并体现东部地区的特点。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驱者,东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可能在其他地区再次出现,东部地区在应对这些问题中取得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因此,《东部经济地理》着重突出了以下方面:一是突出发展和演化的视角,把经济地理演化看作经济发展过程的侧面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考察和解释经济地理演化,通过产业结构演变、城乡关系演化、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作用、城市群的发展演化、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等分析,认识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地理演化规律。二是突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的作用,从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和解释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化。三是突出入地关系的视角,重视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四是重视特殊区域的经济地理分析,把东部地区特有的经济特区、港口城市、自由贸易园区、海岛经济等特殊类型区域单独列出分析。
《中国经济地理》丛书是一套大型系列丛书。
《中国经济地理》丛书共计39册:概论1册,“四大板块”共4册,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共34册。丛书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地理学科前沿发展状况,及时跟踪国外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总结国际国内经济地理学科理论进展情况。
《中国经济地理》丛书总体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经验教训,全面展示了不同省份生产力布局特征,准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地理学在配置资源与引导全国和不同省份生产力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不仅囊括地理空间中所有人文现象的时空演化过程,还包括我国行政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时空演化过程。
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地理》丛书可以为读者了解中国各地区的情况提供手札,为从事经济工作和规划工作的读者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