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国家形态:马克思关于国家分类的另一视角
    二、现代国家思想的历史演进: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
    三、马克思关于现代国家考察的三重维度
    四、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视野下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独特逻辑
第一章  政治国家:现代国家成长的现代性维度
  第一节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的现实基础
    一、从市民社会出发: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的范式革命
    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现实分离:现代国家生成的逻辑前提
    三、自由、平等、所有权的三位一体:现代国家的经济基础
    四、完成了政治解放的人:现代国家的主体力量
  第二节  人民主权:现代国家的价值原则
    一、高扬人民主权旗帜:马克思在现代国家问题上的鲜明立场
    二、人民主权的民族根基:现代国家的建构前提
    三、人民主权的民主本性:现代国家的显著标志
    四、人民主权的宪法确认:现代国家的法治逻辑
  第三节  代议民主共和制:现代国家的制度形式
    一、代议民主共和制:人民主权原则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普选权:代议民主共和制的基础
    三、分权制衡:代议民主共和制的权力配置方式
    四、政党政治:代议民主共和制的核心领域
第二章  资产阶级国家:现代国家批判的资本性维度
  第一节  主权在资:人民主权原则背后的资本逻辑
    一、资产阶级独占统治:现代国家的主权性质
    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主权在资的本质内涵
    三、资本统治和奴役劳动:主权在资的实质所在
  第二节  社会“赘瘤”:资本逻辑下代议民主共和国的发展限度
    一、废除普选权:割裂人民与国家间的制度性联系
    二、行政权支配立法权:分权制衡的国家权力结构失灵
    三、竞争性政党政治:资本统治劳动的“障眼法”
  第三节  资本支配劳动:现代国家社会基础的经济本质
    一、公民与市民的双重人格:人的政治解放的资本限度
    二、资本支配劳动:自由平等的商品经济准则异化实质
    三、资本主义所有权规律:资本支配劳动的经济根源
第三章  社会共和国:现代国家超越的理想性维度
  第一节  社会共和国:从现代国家到自由人联合体的过渡形态
    一、自由人联合体:现代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政治过渡
    三、社会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实现形态
  第二节  真正的民主:社会共和国的本真属性
    一、多数人的统治:真正民主的主体特质
    二、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真正民主的核心要义
    三、人的解放彻底实现:真正民主的终极价值
  第三节  代表制民主:社会共和国真正民主的实现机制
    一、真正的普选:社会共和国的制度基础
    二、民选机关支配行政机关:社会共和国的权力运行机制
    三、共产党领导:社会共和国的权威保障
第四章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第一节  中华帝国的现代转型:马克思的观点
    一、中华帝国:古代国家的中国标识
    二、西方殖民入侵:中华帝国现代转型的机遇与困境
    三、中华共和国:中华帝国现代转型的目标指向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现代国家转型的逻辑必然
    一、历史逻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国家实现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
    三、现实逻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国情
  第三节  基础·价值·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逻辑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经济基础
    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思想基础
    三、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价值支撑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制度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