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现代小说经典《呐喊》《彷徨》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小说叙事得以形成的原因,以及从空间的角度看《呐喊》《彷徨》的叙事形态呈现出什么特点,还分析了作品在利用空间建构小说叙事时所采用的一些技巧、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本书阐述了《呐喊》《彷徨》中的空间在小说叙事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远超小说里的时间因素),清楚地指明,这不是由于仅在其中发生的行动,更是由于以它完成的行动……
引 论
第一章 《呐喊》《彷徨》空间叙事的形态论
第一节 固定空间叙事
一、绝对固定空间叙事
二、相对固定空间叙事
第二节 移动空间叙事
一、二元对立型移动空间叙事
二、二元互动型移动空间叙事
三、圆形移动空间叙事
第二章 《呐喊》《彷徨》空间叙事的功能论(上)
第一节 城镇空间意象与小说叙事建构
一、作为“行为的地点”的城镇与小说叙事建构
二、作为“行动着的地点” 的城镇与小说叙事建构
第二节 宗教文化空间意象与小说叙事建构
一、宗教文化空间意象对小说叙事意蕴的拓展
二、宗教文化空间意象与小说情节安排
第三章 《呐喊》《彷徨》空间叙事的功能论(下)
第一节 “沙龙”“客厅”式空间意象与小说叙事建构
一、“沙龙”式空间意象与小说叙事建构
二、客厅与小说叙事建构
第二节 “道路”式空间意象与小说叙事建构
一、“道路”制造相遇,形成小说的“相遇”情节
二、“道路”形成隐喻,深化小说叙事意蕴
第四章 《呐喊》《彷徨》空间叙事的技巧论
第一节 《呐喊》《彷徨》空间叙事中的空间处理技巧
一、《呐喊》《彷徨》空间叙事中的空间选择技巧
二、《呐喊》《彷徨》空间叙事中的空间表现技巧
三、《呐喊》《彷徨》空间叙事中的空间控制技巧
第二节 《呐喊》《彷徨》空间叙事中的空间与时间
一、压缩时间、突出空间:《呐喊》《彷徨》的基本时空特征
二、《呐喊》《彷徨》里的空间对时间的改造
结 语
附录论文三篇
鲁迅为什么不写长篇小说?
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
鲁迅的诗人气质和鲁迅小说的诗性叙述
参考文献
后 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