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写给郑渊洁的66封信
0.00     定价 ¥ 5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8766967
  • 出 版 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主编杨大民,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长期担任《京都律师》杂志主编。著有律政实录《明星维权》《时光牧马》,编有《田文昌谈律师》《京都记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白银库伦回忆文集》。


展开
内容介绍

 来克,魔方大厦真的存在吗?

   大灰狼罗克,你还好吗?

   舒克、贝塔,你们依然那么勇敢吗?

   皮皮鲁,你还爱探索吗?

   袁猎猎,你现在在哪里啊?

   凌耀舞,你回家了吗?

   ……

   我们想念《童话大王》,想念那个年代。

 

郑渊洁,创造了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等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的中国当代作家。

2021年,郑渊洁迎来了他66岁的生日,编者将66封读者来信结成了这本“心之书”。封面上的66颗银星,代表的不止是66位读者,那是一条跨越了6个年代的星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读者,在一封封书信中回忆童年、探讨成长与教育、寻求自我的价值、思索生命的意义……这不是说给郑渊洁一个人的悄悄话,无论你是否读过“郑氏童话”,相信你都能从这些书信中遇见“自己”。

不要小看一部童话的作用,一部童话就像是一次人生的预演。感谢“童话大王”,让人们能够在童话中拥抱现实,拥抱自己。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封信

一提起皮皮鲁,让我瞬间回到童年。我们那一代人是在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的陪伴下慢慢长大的。

尊敬的郑渊洁老师:

您好!听说您前几天造访京都律所,我恰好出差在外,错失了与“童话大王”握手的机会。遗憾是苦味的,就像生吃了十根苦瓜。

其实,我最先认识的是皮皮鲁。20世纪80年代,我正上小学,有一天我看到《中国少年报》用一整版刊登一个故事,就是皮皮鲁的故事,还有一幅皮皮鲁插图。故事大意是,皮皮鲁受到大孩子欺负,回家后开始为复仇做准备。他把一块整砖放到高压锅里煮,煮好后取出来,砖的外形没有变化,质地却变得松软。皮皮鲁托着这块砖找到那些大孩子,把砖放到地上,大喝一声,徒手劈砖,砖头瞬间被劈为两半。大孩子吓坏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欺负皮皮鲁。

这个故事情节当年在我脑海停留了很长时间。我几次想用高压锅验证一下水煮砖的效果,试一试徒手劈砖疼不疼。可是,想法最终只是想法,当时我是爱学习、成绩好、纪律好的“好孩子”,觉得即便练就一身功夫也用不上。不过,这种质疑精神我却保留到了现在,这也是从事律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品质。

我在整个小学阶段,从来没有把皮皮鲁当作童话人物,觉得他就是同龄孩子,只不过在外地读书生活。

郑老师,实不相瞒,小孩子看故事,一般不会注意作者,“郑渊洁”这个名字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注意到。惭愧得很!

我当时生活的县城安宁祥和,小学生都是背着书包自己上学放学。学校附近有一个书报亭,一到放学,孩子们不着急回家,都围拢在书报亭,里一圈外一圈,当然是买书的少,看书的多,报亭阿姨一次次大声喊:“快回家找家长拿钱去。”书报亭后来开始卖《童话大王》,里面连载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我们高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童话大王》里面没有什么图,全是字,指望站在报亭边蹭着看完不太容易。可是,小伙伴们口袋里都没啥钱,《童话大王》属于“闲书”范畴,我们不敢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钱。

但这小小的困难怎能难住我们?我们开启头脑风暴,商定众筹买书。如今想一想,我们那几个小孩太有经济头脑了。一期《童话大王》几毛钱,小伙伴约定你买这期,我买下期,他买下下期,每一期大家共享阅读。用这个方法,我们完整阅读了好几年的《童话大王》。不过,投资有风险,出钱买书的人,借出去的书大概率回不来,即使回来了,也是脏兮兮或缺页、毛边,让人不愿触碰。

《童话大王》封面有“郑渊洁”三个字,小伙伴们知道这是作者,也会谈论这个“郑什么洁”(一开始不认识中间的“渊”字),讨论他是不是皮皮鲁的爸爸,讨论皮皮鲁的妈妈长什么样。后来我们在课堂上学会了“渊博”这个词,也记住了郑渊洁就是“童话大王”,“童话大王”就是郑渊洁。

还要向郑老师坦白,《童话大王》刊登的作者照片,让大家很意外!“童话大王”竟然和普通人长得一样!我们严重质疑,“童话大王”怎么能长得像普通人?就算长得像普通人,也应该出现在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城堡中,或者驾驶着火箭在太空翱翔。我们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

一提起皮皮鲁,让我瞬间回到童年。我们那一代人是在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的陪伴下慢慢长大的。他们深深镶嵌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

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我依然买郑渊洁老师的童话书,是给孩子买。现在阔气了,买书不用众筹了,都是整套买,独享所有权。重新再看童话,我发现郑渊洁老师构建的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步,呈现出立体、多元、高效的网络时代特色,网络时代的童话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有一天我拉着女儿的手在路边走,踩过一井盖,她立刻拽住我,说:“不能踩井盖。这是《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里讲的,危险。”我乖乖照办。她看到效果,继续给我普及安全知识,诸如怎么打开车门,车窗摇到什么位置……都是这本书里讲的。原来,郑渊洁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普及安全知识,在帮我们这一代皮皮鲁引导小小皮皮鲁们,好温暖。

有时候我也思考童话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童话的作用绝不仅仅是陪伴或是让生活更丰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延展和强化一个人的想象力,帮助个体进行精神塑造。例如,高压锅的功能是什么?标准答案是用于烹饪。但是,皮皮鲁告诉我们,高压锅还可以用来制造“武器”。就在这一瞬间,读者的想象力被激发,高压锅除了可以做饭、制造“武器”之外,还可以……一切皆有可能,高压锅就不仅仅是高压锅了。

小孩子对真实世界缺乏全面认知,想象力丰富。随着知识增长、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想象力逐渐萎缩。但是,如果一个成年人能保留一点点好奇心和想象力,他的生活必定不乏味,他就不会是一个呆板、无趣之人。

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身体逐渐强壮,精神世界日趋丰富。长身体,无外乎饮食、锻炼的影响,能够看得见。而精神塑造,其营养来源甚广,老师家长的教诲只是一部分,书本、童话、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都是源泉。相比而言,童话最具有亲和力,更容易走进孩子内心。

我想,郑老师的童话之所以几十年一直畅销,大概是因为故事建立在积极、宽容、平等、博爱等价值观的基础上。舒克、贝塔是两只有理想、有追求的小老鼠,他们不向命运低头,用智慧和勇敢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皮皮鲁真实洒脱,虽有些小毛病,但是他的“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让读者放过了自己的不完美;皮皮鲁、鲁西西勇于冒险,组团探寻未知世界,同时注重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团队力量……这些都是郑老师通过童话传递给孩子们的精神,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融进小朋友血液里,成为个体精神内核的一部分。

我这些年悄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所有人都爱听故事。这个结论并不一定对。我发现,即使在庄严的法庭上,如果代理律师特别会讲故事,用极简语言把证据拼出一幅案情图画,然后一边不露痕迹地讲故事(讲述案情),一边分析行为性质、可罚性及法律责任,那么,端坐法庭之上的法官不知不觉就悉数听了进去。会讲故事的诉讼律师,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说服法官的任务。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讲故事,并不是人人都拥有讲好故事的能力。我还发现,一个童年时期被童话故事充分浇灌过的孩子,他在读故事、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故事结构、层次、情节、节奏。长大后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语言表达,他讲故事能力稍加训练,就会被挖掘出来。从这个意义讲,童年时期阅读大量童话是多么重要,为小朋友创造童话的“童话大王”的功劳又是何其大。

作为“70后”,我很幸运,儿时有皮皮鲁、鲁西西的世界五彩斑斓。我感谢“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世界,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满趣味。

祝郑老师身体健康,祝我们的“童话大王”永远年轻,创作出更多童话,给世界播种更多的希望。

 

刘玲

2020年12月10日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