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暖暖,流年珊珊/当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选集》:
伤心词人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是大清重臣纳兰明珠之子。他生于阀阅,位居清要,却经年抑郁,倦于仕途,离世时年仅三十一岁。他是浊世中的翩翩公子,无论对方是寻常布衣还是谪迁高官、江湖人士、古刹僧侣……只要性情相投,他都与之结交。
纳兰容若出生于农历腊月十二,寒冬时分,故乳名冬郎,大名纳兰成德。后因避讳皇子保成嫌名,改为性德,字容若。他五岁学习骑射,小小年纪不乏英武之气。其父明珠喜欢儒家文化,早早为他请来了名师教习。
他自幼聪慧,读书过即不忘,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十九岁录为贡士,二十二岁考中进士。
他是满族贵族子弟中耀眼的明星,灿烂光华。
有人说,纳兰容若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原型,他的家明珠府就是大观园。有一次,和坤将《红楼梦》拿给乾隆看,乾隆看罢,掩卷叹息:“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他说这话是有根据的,据说,纳兰容若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同朝为官,都在御前当差且是至交好友。曹寅一定同曹雪芹讲过,容若家那一段未曾飘远的往事。无论怎样,容若都与贾宝玉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困于樊笼,才华横溢,情思抑郁,有情人难成眷属。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谁人知?”容若的一生,尽管身边围绕了太多才子佳人,但情路坎坷,甚是落寞。也许上天在故意捉弄这位多情的才子,纵然仕途顺遂,但那从来不是他的梦想。常伴君前,仰人鼻息,生性高傲的容若怎能容忍自己对别人低眉顺眼?即便这个人是权倾天下的皇帝。
他渴望建功立业,又希望远离朝堂。他喜欢吟诗作对,寄情山水,却因出身官宦之家不能放浪形骸。其情怀和报负注定不能两全,身为明珠府的长子,御前侍卫,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他是优秀的,也是落寞的,落寞到知己难求。他潇洒浪漫,温柔多情。这样的人,生命里怎会少了爱情。他和表妹惠儿,少时相遇相知。本以为稳稳妥妥的爱情,皆大欢喜的结局,却被意外冲散。
表妹被父亲安排参加选秀,以她的才貌怎会落选?一道圣旨下来,她成了康熙的妃子,从此开始了两地相思。若是别人,他还可以争取,与之一决高下。现在夺走心爱之人的是皇帝,怎能与之抗衡?
康熙后宫妃子无数,惠儿并没有得到皇帝垂爱,甚至不曾被临幸。长门冷宫,春草青青,她一年一年在宫里虚度光阴。容若相思难解,趁国丧之时,买通喇嘛,身披袈裟混入其中,只是为了远远看表妹一眼。
他与表妹注定有缘无份,虽然心系表妹,但日子总要过下去。作为明珠府的长子,婚姻被提上日程。
后来,父母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此女是卢蕊,家世显赫,与容若门当户对。起初容若是排斥的,但日子久了,他与卢氏竟格外投缘。卢氏虽不是才华横溢,不能与容若吟诗作对,却非常温柔体贴,懂得欣赏他。
她为他铺床叠被,披衣添茶,铺纸研墨。虽然传统贤惠,却天真活泼。她的到来让容若冰冻的心渐渐融化,失恋的伤口也渐渐愈合。
从此以后,他不必独守漫漫长夜,静数窗外更声。她也不必再孤枕难眠,愁对烛火。春看海棠花开花落,夏听竹风穿林声,秋赏菊花,冬听雪落。
他和卢氏过了几年相敬如宾的生活。御前当差回来,有酒可温,有书可看,有佳人相伴。他渐渐忘记失去表妹惠儿之殇。抑或是,他觉得此生注定与之擦肩吧。卢氏清丽脱俗,一点也不比惠儿逊色,她的温柔把这颗冰冻的心一点一点融化。也许他觉得更应珍惜眼前人,毕竟,有谁愿意一直生活在悲伤中呢?
好景不长,卢氏生下一子,受了风寒撒手而去。命运对他就是这么不公,先是痛失表妹惠儿,接着爱妻离去,他的心好像被掏空一样,整个人如风中柳丝,孱弱不支。
握在手中的幸福就这样瞬间瓦解。纵有才子之名,显赫家世,身居要职,那又如何?这些从来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是一个多情的男人,也是一个热爱家庭负责任的才子,一个渴望爱情的豪门公子。比起官场,他更喜欢家的温馨,诗书的温柔。虽然年纪轻轻,可是他的心老了。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