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尹五羊以一家河豚餐厅为据点,开启走向著名企业家的道路。尹五羊的朋友郑远桥以市长的眼界在日记里记下了许多别人读不懂,却意味深长的细节。故事具有真实质感,曲折生动而又深刻,同时为1979年到2010年间我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发展变化摹刻出一幅侧影。
河豚在民间也称“腊头”,味美有毒,“腊头驿”即尹五羊经营的河豚餐厅。善烹河豚的大厨尹五羊与蓝城市市长郑远桥,除自幼相识外,靠美食搭桥,小小腊头驿横跨蓝城政商两系,因乃人脉汇聚地而蓬勃发展,上演一幕幕迎来送往、勾肩搭背。一家河豚餐厅,接连青春往事、通达锦绣前程,其间相生相克、相爱相杀、予取予夺,全是油盐酱醋茶、苦辣酸麻辛,一如日常生活般云淡风轻,却有远方雷鸣的余响,流波千里。
引 子
平心而论,我对好友尹五羊的情感十分纠结,如果我是一只蛹,他则是薄薄的那层茧,在保护我的同时又在束缚着我。几十年了,尽管我化我的蝶,他织他的壳,但我十分清楚,我们之间有一根丝连着,这根丝时张时弛,却从不会扯断。我很清楚自己可以脱离尹五羊,但脱离了尹五羊的我还会是我吗?尹五羊高考落榜后当了厨子,一步步发达起来,成为富甲一方的老板。在社会上,尹五羊呼风唤雨却十分低调,没有新仇宿敌。记得高中毕业时我曾经问过尹五羊,除了厨子他还有什么梦想,尹五羊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当导演。我吓了一跳,一个掂大勺的厨子竟然做着导演梦,这似乎是风马牛拴到了一驾车上。
一个朋友告诉我,当下的中国,大部分体制内人士和体制外的富人,每天都忙于饭局,电话一响,要么在饭局之中,要么在奔赴饭局的路上。时势成就了那些有本事安排饭局的人,社会上能一呼百应得心应手组织饭局的人无疑备受尊敬,我的好友尹五羊当属其中翘楚。
我从初中开始就有记日记的习惯,记着记着就放不下笔,有些拖泥带水,往往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事,却喜欢旁枝别蔓渲染个不停,笔记本一个接一个地换。尹五羊对此很不感冒,他地包天的大嘴往上一努,十分不屑地说:你那叫日记?充其量是一本豆腐账。我说记日记为备忘,豆腐账未必就不好。尹五羊说:你看名人的日记,那才算日记,篇篇有哲理,谁纠缠那些绿豆芝麻小事?我说我不是名人,也遇不到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只好记些绿豆芝麻小事了。
尹五羊尽管嘴上这样说,内心里还是佩服我记日记的毅力,他在快速觑了一眼我的日记后,很羡慕地说:你的字真好,像朱成碧的字。朱成碧是我们班的才女,人和字都没人能
比,尹五羊这样说,等于把我夸到极致了。后来,高考、读大学、谈恋爱、参加工作、一级级做官,都豆腐账般记下来,攒了大大小小一摞日记本。一日,整理办公室书柜,翻开这些大大小小的日记本仔细浏览了一番,我吃惊地发现,几十年来,我的生活和工作竟然和一些疏疏密密的饭局紧密相关,而且大多数饭局的设局者都是一个人——尹五羊。
引子
日记一
日记二
日记三
日记四
日记五
日记六
日记七
日记八
日记九
日记十
日记十一
日记十二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老藤是一位充满社会性、自然性和知识分子性的优秀作家,他笔下的人物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信仰和内在使命。
——《小说选刊》202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