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平衡VS水平适度: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构建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质量平衡分析框架,并结合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和逻辑演绎的方法,阐释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的内在机理;运用帕累托优标准,探讨了适度水平标准;运用系统耦合等方法,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质量平衡进行测量;结合上海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案例,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促进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质量平衡的制度改革方案。
《收支平衡VS水平适度: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可作为普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研究人员、行政机关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学术史梳理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书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数量V.S质量: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追问
2.1 数量平衡何以可能
2.1.1 数量平衡原则形成背景
2.1.2 数量平衡遇到的问题
2.1.3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倚重数量平衡的根源
2.2 质量平衡为何必要
2.2.1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质量平衡阐释
2.2.2 质量平衡嵌入的必要性
2.2.3 数量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关系
2.3 质量平衡的价值坐标
2.3.1 居民疾病风险化解的价值取向
2.3.2 保险支付承诺兑现的价值导向
2.3.3 平等权利义务关系的价值理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显露真容:何为医保基金收支质的平衡性
3.1 三重维度:质的平衡性视角
3.1.1 参保人的行为选择
3.1.2 制度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3.1.3 保险人目标达成
3.2 起点与归途:满足参保人需求
3.2.1 参保人社会医疗保险需求的发展
3.2.2 参保人社会医疗保险需求实现的困境
3.2.3 质的平衡性下参保人需求的实质
3.3 目标与机理:制度平等权利
3.3.1 制度平等权利目标的发展
3.3.2 制度公平中权利目标的扭曲
3.3.3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中权利变迁的实质
3.4 动力与阻力:保险人目标达成
3.4.1 保险人社会医疗保险目标的形成
3.4.2 经济增长定位下社会医疗保险目标的偏移
3.4.3 数量平衡下保险人目标偏移的负效应
3.4.4 质的平衡性下社会医疗保险目标实现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受何影响:质的平衡性的外在变量
第5章 帕累托最优:一个适度水平标准框架
第6章 测量与评价: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量与质
第7章 相机抉择:制度变革的动力与趋势
第8章 目标与方案:促进质量平衡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