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长青: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哲学》一书从日本数千家家族企业中选取了23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涉及众多行业:既有百年老字号,也有新生力量;既有立足本土发展的企业,也有走出国门开辟新天地的企业;既有高成长型企业,也有经营不善或陷入空前困顿型企业……
书中围绕这些企业的家族经营、家族继承权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家族经营的优势,以及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家族企业不同于非家族企业的经营机制和行为哲学。本书对于中国十分活跃的民营企业来说,同样具有前瞻性、启迪性、警示性和指导性作用。
“獭祭”的光与影——最终未能彼此理解的父子
是选择家人的幸福稳定,还是选择企业的发展呢?涉及家族事业的人都必须面对在家人与公司之间的“终极选择”。担任以“獭祭”闻名的旭酒造酿酒公司(位于山口县岩国市)总经理的樱井博志在经营方面与父亲产生过冲突,直至父亲去世,两人都处于断绝父子关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坚持继承家族事业,完全是出于对家族事业的热爱。他在回顾与父亲产生隔阂的日子时曾说过:“如果不与父亲发生冲突,如果听从父亲的话,企业也走不到今天。即使愧对父亲,但作为经营者而言,这是正确的选择。”
父亲时代,旭酒造酿酒公司仅有5名员工,不过是山里的一家乡村酿酒厂,其规模在当地也仅排第四名。樱井博志接手管理后,秉持制造佳酿的理念,推出了“獭祭”的营销策略开始向全日本销售。在他的管理下,公司员工增长至父亲时代的42倍,约210人。他还致力于海外推广,到2016年9月,公司销售额达180亿日元。但他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需要冲破家族经营的困境,打破前一代对自己的否定。
被父亲开除后离开公司
对樱井博志而言,自孩童时代起,家族经营的酿酒厂与他的生活就是融为一体的。每天清晨,帮工带来试蒸酒米状态的“粳米糕”,并在炉子上烤好当早餐。因家庭变故,他在小学六年级时被送到亲戚家寄养,但作为长子,他本人和周围的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将来会继承父亲的酿酒厂”。所以在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进入兵库县的大型酿酒公司工作。
三年半之后,由于父亲患病,樱井博志回家继承事业。当时日本酒市场陷入长期低迷状态,父亲也察觉到酿酒厂的前景黯淡,但依旧坚持“酿酒厂的工作重点不在于发展,而在于和售酒店的亲密合作”这种传统做法。于是,樱井博志在父亲的指示下开着货车四处与销售酒的商店接洽,每天都忙于推销清酒。时间一长,凭借在其他企业得来的工作经验,樱井博志对家族事业的存续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开始与父亲发生冲突。两年之后的某一天,父子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起因本是一件小事,两人在是否应该派遣员工对交易方进行帮助一事上意见不一致,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父亲说“够了,你不用再来了”,就直接炒了他的鱿鱼。
缘此,樱井博志离开了父亲的酿酒厂,在经营采石场的亲戚帮助下创建了石料批发公司,开始独立创业。他的事业经营得很顺利,年销售额达2亿日元。由此,樱井博志也确信:“日本酒为什么卖不到这种程度呢?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因经营意见分歧而产生的隔阂发展为父子感情的对立,即使父子住所相距不远,但自从断绝关系之后,两人就再无往来,连亲戚聚头的盂兰盆节和正月也从不见面。因家族经营的公私问题造成的对立在父子间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几年之后,失去了继承人的父亲通过在广岛曾经抚养过樱井博志的亲戚,递出了企图修复父子关系的橄榄枝。但当时父亲只高傲地表示“让他回来”,没表现出丝毫亲近之意。樱井博志心里清楚,如果就这样回去的话,只会重蹈覆辙,因此他拒绝了父亲的邀请。
父亲并没有放弃,在第一次邀请被拒之后过了几年,他不是通过旁人而是直接与樱井博志取得联系,他对樱井博志说:“回来吧。”
父亲的呼声终于打动了樱井博志,他开始在经营石料零售公司的同时也参与酿酒厂的生意。但很快他便发现父亲的经营方针和营业方式没有丝毫改变,对父亲而言他不过是个“不错的推销员”而已。失望至极的樱井博志仅回归了两个月就再次离开了酿酒厂。
但对父亲来说,酿酒厂绝不能没有继承人。于是又过了几年,当他病重临死之际,他再次直接请求樱井博志回来,嘱托道:“今后就交给你了。”然而,即使到了这个时候,父亲对经营的理念依旧没有改变,直到最后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支配权。樱井博志虽然明白父亲时日不多,但依旧表示“我没有信心,所以恕难从命”,拒绝了父亲的嘱托。
半年后,父亲在未决定继承人的情况下逝世,父子间因经营意见分歧造成的对立直至最后都未实现和解,再也没能恢复正常的父子关系。这种困境在家族与企业重叠的家族经营中并不少见。而原本拒绝了父亲的樱井博志最终决定继承家业是在给父亲守灵的当夜。那个晚上,灵堂附近的清酒装瓶厂传来问询:“现在必须得对厂里现存的酒进行杀菌,是否该立刻开工呢?”因刚失去了总经理,众人都惶然不知所措,根本做不了决定。樱井博志心想:“父亲肯定不愿意看着酒厂报废。”于是,他立刻指示道:“马上杀菌装瓶。”这句话也就成为他就任总经理的宣言。
为什么在父亲生前不肯回来,却在此时选择回归呢?樱井博志回顾自己生平时说:“酿酒厂是家族事业,代表了我的自尊及所有的一切,所以我还是想让它继续走下去。”家族事业与记忆和生活交织在一起,让他别无选择。
接管家族事业后,樱井博志根本没有时间沉浸在感慨中。由于清酒市场进一步萎缩,作为地区性的中小型酿酒厂的旭酒造酿酒公司变得举步维艰。随着销售额剧减,虽然父亲生前已缩小了企业的规模,但也濒临极限了。樱井博志感到:“父亲那一代的经营方式,最多只能再支撑4~5年,我必须得想点办法了。”
公司内还有其他亲戚,他们对回来就任的樱井博志都持冷淡态度。而大部分员工也认为他“不过是临时任命的新总经理”,情绪都十分低落。樱井博志询问销售负责人 “该如何提高销量”时,对方也只是说得上滞销的原因,但拿不出任何解决之策。于是,樱井博志意识到:“也许他们只要保持和原先一样的生活就会觉得幸福,但对于公司经营者来说,我必须寻求突破。”不过,当时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产生了“再这样下去毫无生路”的十分强烈的危机感和恐惧感,甚至在走投无路时考虑过自杀。
家族事业难以为继,但仍咬牙坚持
之后,察觉到“只有自己才能做出决策”的樱井博志决定先开阔视野。但仅凭斗志难以突破困境,他先后尝试过采用纸质包装和降价销售等方式,但均告失败。虽然石料生意还在继续,勉强能支出生活费,但也已债台高筑。樱井博志心中明白,从父亲那一代开始就难掩颓势的家族事业恐怕要在自己手中破产了。当时,就连在税务署任职的朋友也劝诫他道:“这是越挣扎越无法脱身的沼泽啊!”最终,支撑樱井博志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他对家族事业的热爱。他坦言道:“酿酒厂主的儿子永远以酿酒厂为先,哪怕再辛苦也会孜孜不倦地努力,做石料生意对我而言并不是有趣的人生。”
酿酒厂发展的转机来自对口味的提升及努力将产品销往各地。虽然当地商机衰退,但樱井博志推出“獭祭”为新的商标,以在东京开设地方酒销售点为突破口,开始向各地发展,以口口相传来提高口碑,很快就扭转了企业颓势。但没过多久,因出于稳定销售额而推出的啤酒酿造和旅馆经营均告失败,樱井博志一时窘迫得连儿子的大学学费都付不出来,又一次想以自杀来换取保险金。
在企业危急之际,统管酿酒的杜师傅离开了酒厂。面对危机,樱井博志决定打破酿酒业界的传统,贯彻数值管理,以此为基础借助员工之手来转变酿酒方式。这形成了日本罕见的整年酿造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今,樱井博志以“獭祭”为品牌进一步拓展事业,他表示:“不采用机械,坚持手工酿造,这不仅能保证高品质,还能增加就业岗位且与地区事业紧密相连。如果当初我听从父亲的话,肯定走不到今天,企业也难以存活。”虽然樱井博志是在反复的失败中找出了独有的事业模式,但在交易日益扩大的海外,他的成功无疑成为家族经营值得信赖的保证。樱井博志认为:“如果是上班族式的经营者,一旦有什么问题可能会逃之夭夭,但家族逃不了,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所以,我认为打磨品牌才是家族事业的核心。”
樱井博志心知,正如以前的自己一样,总有一天他也会被别人否定。“不过,如果有人当面否定自己,那我还是会生气的,毕竟理性与情感不同。”体会过家族经营的艰辛与困难的樱井博志静静地笑了。他于2016年让儿子担任总经理,自己退任董事长一职。
第一章 家族经营竞争激烈——家族矛盾也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
星野度假村——“这也是继承家族事业的正确方法”
“獭祭”的光与影——最终未能彼此理解的父子
家族矛盾导致企业内部分裂——快乐饮料公司女继承人面临的考验
“大哥再见”——分割后收益率提高3成的上市公司/018
第二章 世代交替是把双刃剑——它是通往消灭下一次成长机遇的道路吗?
日本高田公司儿子继任“并非世袭制”
袜屋公司董事长谈及子承父业的关键
让丰田汽车公司总经理产生共鸣的年轮经营,是以“家族意识”为基础
将10亿日元私人财产和30年时间的酿酒厂转为生物技术企业的信念
第三章 个人梦想与家族之情——继承人举步维艰的时代与继承家业的哲学
闹市区(DownTown)组合原经纪人——从娱乐艺人到家族事业
原本是宝塚艺人的女继承人,被指责为“玛丽亚·安东尼特式思维”
长时间的后悔——街道工厂的热血第三代依靠中学课本复活
稻田家居用品公司总经理的独子前往中国
梦想成为摇滚明星的第三代, 继承家业后销售额翻4倍
从大型企业进入家族中小企业——继承的三个成长战略
将高达运用于经营中的街道工厂总经理 由于父亲突然逝世,从主妇华丽变身
第四章 今后的老字号管理——仅靠沿袭老路无法继续生存的时代
与留学时所学知识截然不同的京都式做法——老字号独生女所寻求的平衡
第十三代总经理实现4倍成长——300年企业的决断力
畅销品是售价50万日元的水壶——第七代让老字号重生
创业100年的IT企业——从街道工厂彻底变身
第五章 脱离家族的选择——追求“前方”的可能性
YKK——脱家族事业、不上市的理由
离开家族企业再创业,在东京证交所1部上市,最后干脆地抽身而退
曾一度结束家业——超级酒店董事长的商道
破产之后,林原公司原总经理谈论兄弟的“自立与羁绊”
第六章 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主角”——扎根于日本经济的家族经营
调查“家族”占5成以上的3600家上市公司
上市的628家企业中,家族占有三分之一以上股份
少数股东的家族总经理——两种正确性的表现方法
令世界瞩目的入赘女婿的优良经营
最新调查表明,家族企业“既攻且守”
墨守陈规的家族企业在面临改变时
第七章 用大数据初次验证“家族经营的机制”
“创业者并不一定都杰出”
对18万家企业的调查表明:这样的创业者才能带领企业发展
各种对立的另一面是家族企业偏爱内部成长
家族企业所选择的交易对象仍是家族企业
第八章 以理论来解决家族企业带来的问题
家族企业为什么会出现“泥沼般的对立”?
老字号研究的最前线:关注现在而非过去
家族事业学会——为什么会出现家族企业控制问题?
7成继承人都体会过“修罗场”,继任者举步维艰
京都制造的事业继承——“母亲”与“妻子”是背后的核心人物
MBA的龙头——凯洛格商学院致力于家族事业的理由 1
日本与德国,对家族企业的理解截然不同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