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权威专家对十万个个体展开追踪调查
探寻人一生的幸福感成因
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
收入、教育、就业、家庭、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如何影响幸福感?
哪些公共政策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本书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人类幸福成因的全新视角,并且书中对如何通过政策和程序提升幸福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埃德·迪纳,《幸福:解锁心灵财富的秘密》的合著者
“本书植根于人生每个阶段所能得到的最佳线索,对于从童年到老年的各个阶段如何获得幸福感给予了权威而全面的分析。”
——艾伦·克鲁格,普林斯顿大学
“本书的作者都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将我们对幸福感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的研究阐释了童年时的经历和情绪如何影响成年人的幸福感,并且强调了父母的幸福感对子女幸福感的重要影响。作者们为更好的设计评估政策而引入了新的度量体系,这些政策会对数百万人的幸福感产生终身影响。因此,无论对于学者、政策制定者还是知情民众而言,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
——卡尔·格雷厄姆,《人人幸福?追求美国梦中的不平等希望与生活》的作者
“如果政策制定者想要提升民众的幸福感,理解民众的想法以及这些想法产生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是研究人类幸福感的长期决定因素的开创之作,所提出的幸福感提升路径既在情理之中又让人耳目一新。本书对于所有渴望提升幸福感的人而言都具有指导意义。”
——马丁·杜兰德,经合组织(OECD)首席统计学家兼统计项目主管
“本书蕞大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生命周期中幸福感的综合分析。该书的作者融合了队列研究、纵向面板及横截面数据调查等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幸福感的更加全面的视角。在本书问世之前,从未有人做过如此系统的研究。”
——约翰·F.哈利维尔,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什么使人们幸福?政府为什么要关注人们的幸福感?如果将幸福感作为主要目标,政府的政策又应如何改变?本书力图革新我们对人类本性的传统认知,并促进基于切实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公共政策变革。本书作者对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超过10万个个体的追踪调查数据中发掘出一系列视角独特且丰富全面的线索,进而思考影响人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如收入、教育、就业、家庭冲突、健康、儿童抚育以及犯罪等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所得到的结论与通常的预期并不一致。与一般的认知相反,收入不平等仅占总体幸福感差异的2%或更少;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是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比起贫困、失业或是身体上的疾病,更多人是因为精神上的疾病而感到痛苦。通过考察一个人的儿时状况如何影响其成年后的幸福感,本书的作者指出,受学校、教师和父母深刻影响的情绪健康状况和行为是比学业表现更为重要的预测指标。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作者提出了将幸福感置于核心位置的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
本书以其开创性的视角和结论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健康、幸福、完整的崭新思路。
0 引言:全新的范式
0.1 度量幸福
0.2 生命全程的幸福起因
0.3 关于本书
0.4 提 示
0.5 结 论
1 生命之幸福:什么对我们来说最重要?
1.1 结果的阐释
1.2 提升成年人幸福
1.3“成年人成就”的起由
1.4 “儿时成就”的起由
1.5 结 论
第一部分 什么铸就幸福的人生?
2 收入
2.1生活满意度
2.2 收入与生活满意度
2.3伊斯特林悖论
2.4 社会比较与适应性
2.5 什么决定个体的收入水平?
2.6 结 论
3 教育
3.1 教育如何影响生活满意度?
3.2 教育成功的原因
3.3 结 论
4 就业与失业
4.1 失 业
4.2 适应性与伤疤
4.3 当地失业
4.4 个体失业的原因
4.5 工作的质量
4.6 结 论
5 建立家庭
5.1 配偶、分居与丧亲
5.2 适应性
5.3 养育子女
5.4 有伴侣和做父母的起由
5.5 结 论
6 身心健康
6.1 不幸的原因
6.2 健康与生活满意度
6.3 心理健康vs.生理健康:质量调整生命年问题
6.4 不健康的外部性
6.5 适应残疾
6.6 疾病的决定因素
6.7 结 论
7 犯罪
7.1 谁在犯罪?
7.2 教育能减少犯罪吗?
7.3 犯罪的影响
8 社会规范与制度
8.1 信 任
8.2 慷 慨
8.3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4 社会资本
8.5 个人自由
8.6 政府的质量
8.7 平 等
8.8 宗 教
8.9 收 入
8.10 结 论
9 老年人的幸福
9.1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9.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来源
9.3 生活满意度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9.4 结 论
第二部分 什么塑造了成功的童年?
10 家庭收入
10.1贫困与儿童成长
10.2 家庭收入对情绪健康的影响
10.3 家庭收入对行为的影响
10.4 家庭收入对智力表现的影响
10.5 结 论
11 上班族父母
11.1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情绪健康
11.2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行为表现
11.3 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认知力发育
11.4 失业的父亲们
11.5 结 论
12 家庭教育与父母的精神健康
12.1 基 因
12.2 父母与其子女的情绪健康
12.3 父母与子女的行为表现
12.4 父母与其子女的认知发展
12.5 结 论
13 家庭矛盾
13.1 测度矛盾的方法
13.2 家庭矛盾的影响
13.3 当矛盾冲突很严重时,应该离婚吗?
13.4 结 论
14 学校教育
14.1 不同中学的影响
14.2 不同小学的影响
14.3 不同教师的影响
14.4 结 论
第三部分 我们能做些什么?
15 测度幸福的成本效益
15.1 新的方法
15.2 为什么使用成本效益分析而不是成本收益?
15.3 税收与规章制度
15.4 为什么不以货币为单位衡量收益?
15.5 平 等
15.6 折算率
15.7 寿命长短与出生人数
15.8 一些例子
15.9 结 论
16 幸福的起源
16.1 一些关键的研究发现
16.2 生命历程法
16.3 什么样的成年人更幸福?
16.4 经历的绝对效应
16.5 如何通过孩童时期的情况预测成年时期的幸福
16.6 父母和学校如何塑造孩子?
16.7 公共物品
16.8 政策评估
16.9 未来的路
致谢
线上资源目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