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为社会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但社会关注力却不相对称的“隐形冠军”,还是生命周期长但同时能保持基业长青的“长寿冠军”,在深入探究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成功经验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拥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中小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跨越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创新对企业而言并不是新鲜事物,调查研究表明,众多行业的管理者对于创新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他们将创新视为推动企业收入增加、提高盈利水平和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通过对其曾经服务过的全球399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进行的调查发现,创新超过了全球化、产业融合和电子商务,成为这些管理者在21世纪面对的首要战略性挑战。
在我国,创新也日益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着政府政策着眼力度的加大,创新被赋予了更多的战略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由此,自主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推动下,我国不断涌现出更多的中小企业,而数量不断增加的中小企业能否在愈发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创新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良性发展,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因此本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