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乡村振兴和农村就地现代化研究
0.00     定价 ¥ 70.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7850307
  • 作      者:
    萧洪恩,王娟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萧洪恩,1961年生,党员,土家族学者,分别于1983、1986、2006年在武汉大学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现已经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著作多部,论文百余篇。现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民俗文化、民族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研究。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兼任云南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贵州民族大学水书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周易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王娟,1986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湖北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社会工作实训中心主任。现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工作等领域研究与教学。近年来共主持科研课题5项,出版学术著作《渔唱牧歌——长江流域的丰饶渔牧》1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研究坚信就地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之路,并力图从理论上为未来中国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课题同时坚信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阶段。根据中国实际来发展中国农村社区,用城市化、工业化、市民化与就地现代化双轨现代化模式来以解决中国乡村振兴问题,从而实现中国整体上的城乡融合型现代化发展。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核心问题的文献梳理

一、乡村振兴与农村就地现代化视野:两条腿走路的现代化取向  \ 001

二、探索与选择: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进程          \ 019

三、救亡与启蒙: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动力         \ 033

四、自由与必然: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国家观          \ 036

五、工业化还是农业化:中国现代化的问题纠结         \ 048

六、城市与乡村:农村现代化的城乡等值目标          \ 054

第二篇 理论阐明专论

世界观与价值观:乡村振兴的就地现代化趋势探论              \ 089

一、新的世界观: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上      \ 090

二、新的价值观: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中国社会的核心结构     \ 096

三、新现代化论:中国农村的就地现代化            \ 101

乡村如何人振兴(上):中国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问题的提出与内涵   \ 106

一、从“全球性现代化”到“就地现代化”           \ 107

二、从“老三化”到“两条腿”走路              \ 112

三、从“企业发展战略”到社会发展道路的“就地现代化”    \ 115

乡村如何人振兴(中):中国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问题的内涵与方向   \ 122

一、从“就地多元化”到“就地现代化”            \ 123

二、从“‘就地’现代化”到“就地现代化”          \ 127

三、从“乡村振兴经验”到“就地现代化实践”         \ 129

四、从“乡村振兴战略”到“乡村振兴道路”          \ 135

乡村如何人振兴(下):中国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是或不是什么     \ 138

一、农村就地现代化不只是农村城市化             \ 139

二、就地现代化不只是就地城市化              \ 141

三、农村的就地现代化不只是就地城镇化           \ 144

四、农民的就地现代化不只是就地市民化           \ 146

五、农业的就地现代化不只是就地非农化           \ 150

从国家农业观念的变革看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组织的实践

  ——基于湖北恩施现代烟草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研究       \ 153

一、国家农业观念的基本层次                 \ 154

二、国家农业观念的核心内涵                 \ 157

三、发展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组织的实践及启示      \ 160

农村就地现代化发展模式初探                                \ 163

一、农村就地现代化的必要性                 \ 163

二、农村就地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 165

三、农村就地现代化的对策                  \ 168

城市化之外:中国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探析                      \ 169

一、世界各国的农村现代化先例                \ 170

二、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自觉                  \ 170

三、中国农村选择就地现代化的必由性             \ 171

四、中国农村就地现代化的实质                \ 173

五、农村就地现代化的观念转变                \ 176

六、结语                          \ 181

城市化之外:中国农村社区发展的观念变革与现实选择            \ 182

一、由“农民工”的去留谈起                 \ 183

二、需要关注中国“城市化”的极限              \ 184

三、“农村就地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 185

“三农”向何处去:乡村振兴战略与就地现代化之路探析          \ 186

一、“本土”还是“舶来”:中国本土化的现代化思想资源    \ 187

二、“工化”还是“农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方向      \ 187

三、“三农”出路的基本判断:中国就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193

四、“三农”的整体联动与乡村振兴——就地现代化的模式建构  \ 197

乡村振兴: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成果                        \ 200

一、新的世界观:全球性现代化成为一种发展传统        \ 201

二、新的发展观: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 203

三、新的价值观:乡村振兴的就地现代化目标取向        \ 207

四、新的动力观:乡村就地现代化的文化动力探寻        \ 210

五、结语                          \ 212

第三篇 实践反思 

理论观照与实践反思:乡村振兴道路背景下的产业融合探究        \ 214

一、就地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观照          \ 215

二、基础与现状: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成就          \ 219

三、问题与思考: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研判          \ 223

四、愿景与重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工程          \ 227

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合作社模式的创新研究                        \ 234

一、角色丛林: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定位         \ 235

二、车间前置: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核心职能       \ 237

三、特色服务: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车间建构       \ 239

四、政府助推: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永续支撑       \ 240

合作社框架下的全要素运行模式: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组织与

  服务体系实践研究                                        \ 243

一、合作社框架下的全要素运行模式的现实背景         \ 243

二、合作社框架下全要素运行模式的基本内涵          \ 245

三、合作社框架下全要素运行模式的政策效益          \ 248

主要参考文献                                 \ 251

后记                            \ 258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