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主要概念阐释
    四  章节安排
第一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历程
    一  地方初步探索(199-12003年)
    二  地方能动性提升(2004-2013年)
    三  府际互动加速(2014年至今)
  第二节  地方参与对外合作相关理论
    一  府际关系
    二  多层外交
  第三节  具有能动性的代理人分析框架
    一  地方角色的定位
    二  地方能动性的府际映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动因
  第一节  国际层面因素
    一  经济全球化加速
    二  中国-东盟关系升级
  第二节  国家层面因素
    一  中央对地方授权
    二  对外开放扩大
    三  周边外交发展
  第三节  地方层面因素
    一  落实中央对地方的定位
    二  地方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  地方与东盟国家存在既有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表现
  第一节  经贸合作领域
    一  贸易畅通
    二  资金融通
    三  设施联通
  第二节  人文交流领域
    一  教育合作
    二  友城网络
    三  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路径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路径
    一  地方规划对接中央部署
    二  参与次区域合作
    三  承办大型国际活动
  第二节  自下而上的参与路径
    一  构建与东盟国家(地方)的对话机制
    二  加强与中央部委合作
    三  派驻经贸办事机构
    四  扩大对外宣传
    五  提升合作参与能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府际互动
  第一节  央地互动
    一  央地协力
    二  地方行为偏离中央政策
  第二节  地方间互动
    一  地方间合作
    二  地方间竞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展望
  第一节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趋势
    一  周边合作对地方参与的需求增大
    二  中央政府对地方参与的重视上升
    三  地方参与积极性增强
    四  地方参与主体日益多元
  第二节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  地方参与定位有待明确
    二  地方参与促进机制有待完善
    三  地方参与能动性有待引导
  第三节  加强中国-东盟合作府际良性互动的思考
    一  中央加强“放管服”
    二  地方加强“服管放”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