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为何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心力交瘁? 001 
这种烦恼只有我才有? 003 
常见烦恼1 很难与他人一同行动 004 
明明是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却总想快点回家 004 
很难适应每天都要一起吃午餐的习惯 005 
“和别人在一起会觉得疲惫”这并不稀奇 006 
大多数看似开心的人实则都很疲惫 007 
常见烦恼2 回顾一日言行时开始自我厌恶 008 
不停地后悔“那个不当言论” 008 
瞻前顾后并不是件坏事 010 
常见烦恼3 难做决断,容易犹豫不决 010 
遇事难以当机立断,让周围的人着急 010 
无法马上决断是忠于自我的证明 011 
常见烦恼4 抓不住会议与闲聊时的发言时机 013 
还在考虑发言是否偏离重点时,话题就已经转换 013 
关键时刻无法展现自我 014 
常见烦恼5 讨厌行为举止粗野的人 016 
提心吊胆于他人肆无忌惮的言论 016 
常见烦恼6 难以适应与他人共用房间与宿舍生活 018 
即便是和亲近的人同住一间房,也很难睡着 018 
无法适应学生宿舍与员工宿舍生活 020 
常见烦恼7 长时间的对话令人疲惫不堪 021 
长时间的会议与小组学习令人疲惫 021 
比起团队讨论更喜欢独自钻研 022 
在会议室中,比起议题更在意其他事物 023 
常见烦恼8 总是对自己的失误耿耿于怀 025 
犯错被指责了的话会非常在意  025 
会讨厌那些犯了错误还不知悔改的人 026 
常见烦恼9 因为工作与考试而倍感压力 028 
不管做了多少准备都还是会紧张 028 
考虑所有风险,被焦虑所支配 029 
常见烦恼10 将对方的期待凌驾于自身意愿之上,让自己很累 031 
做出不辜负别人期待的反应 031 
无法开口批评下属与后辈 031 
无法拒绝不想去的邀请 033 
性格内向,但也试图回应对方期待 034 
 
第二章 认识自己的内心 037 
自我中心文化与关系文化 039 
与人交谈时感到疲惫的理由 041 
即便对方是同事、朋友,在交往中也仍然觉得疲惫 044 
心思细腻的人多有社恐倾向? 046 
社交恐惧感强烈与微弱的人 048 
有强烈社交恐惧的人难与人产生“牵绊”? 050 
荣格提出的心理外向型与内向型理论 052 
外向型与内向型的检验测试 055 
内向型人格的人为何容易疲惫? 058 
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容易消耗内心能量 059 
 
第三章 那份疲惫或是来自隐性内向? 063 
隐性内向的人增加 065 
酒局后陷入自我厌恶的消极情绪中 066 
不想参加尽是初次见面人的酒局,是“隐性内向”作祟? 067 
你是会主动邀请别人一起玩耍的类型吗? 069 
性格外向的人从小就容易受欢迎 070 
这是幽默的孩子更受欢迎的时代 072 
只因不善言谈,便低人一等? 074 
为了获得成功,你必须表现得外向 076 
因为性格内向而自卑 078 
就因为独自吃饭被大家嘲笑落单? 080 
社交软件助长“落单恐惧”之风 082 
内向型的人会根据场合表现得判若两人 084 
在聚会上活跃到引人侧目的人,实际是性格内向的人? 085 
现代社会轻视了内向型性格的价值 086 
性格内向并不丢脸 088 
 
第四章 具有高敏感型人格的人大多性格内向 091 
为自己的异常敏感而烦恼的高敏感人士 093 
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从小就容易敏感 094 
高敏感人士的四大心理特征 095 
内向型与外向型的心理特征 096 
性格内向的人与高敏感人士不为人知的强大力量 100 
内向型与外向型的大脑功能差异 103 
性格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104 
日本人中性格敏感又社恐的人很多 106 
 
第五章 内向型的常见烦恼与应对措施 109 
场景1 会议上不敢大胆发言 111_x005f应对措施 放轻松,想想“其实大家没那么在乎你” 113 
场景2 调动工作及转换班级时,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 116 
应对措施 意识到这份憨厚才是成长的养分 117 
场景3 不知不觉就采取了防御的姿态 120 
应对措施 冷静审视自己的心理特性,放下偏见 122 
场景4 过于在意初次见面的人 123 
应对措施 告诉自己“你没必要让自己看上去比实际更好” 125 
场景5 交朋友要花很长时间 127应对措施 即使被拒绝也没什么可失去的 129 
场景6 说话不够风趣 130_x0007_应对措施 比起当“有趣的人”,倒不如做一个“能让人安心的人” 131 
场景7 不擅闲聊,无法控场 133应对措施 不要把不擅闲聊当成是一个忧心的烦恼 135 
场景8 因为过度表现而陷入自我厌恶 137_x0007_应对措施 即使你不勉强自己活跃气氛,也不会有人对此不满 138 
场景9 因为不擅长而懒得参与集体活动 140应对措施 在自己的内心中确定好优先顺序 142 
场景10 与成为全场焦点的外向型人相比,容易丧失自信 144 
应对措施 意识到与人比较是因为自己焦虑 145 
场景11 对任何事都过分忧虑 147 
应对措施 将过分忧虑转化为自身优势 148 
 
第六章 内向型人格的优势就在于此 151 
内向型人格的弱点背后隐藏着优点 153 
不要被能说会道的人所压制 155 
一件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158 
焦虑的作用 160 
将防御性悲观主义中的负面因素转化为力量 162 
自省的习惯会增强进取心 164 
内向型人特有的坚持可以激发想象力 166 
不满足于现实,有理想主义倾向 168 
将时刻存疑的态度转变为优势 170 
比起泛泛之交更适合深入的人际关系 172 
对他人内心的痛苦和脆弱有高度共鸣 175 
能够专注于工作也是你的强项 177 
正因为难以融入社会,才能有自己的想法 179 
其实很适合与人交往的相关工作 181 
如果性格内向的人成为领导者的话 184 
居家办公有利于性格内向的人 187 
 
第七章 摆脱那个被牵着鼻子走的自己 191 
让你痛苦的那个习惯,恰恰是内向型人的优势 193 
不擅于融入周遭环境,是因为保有本心 194 
正因为难以适应环境,所以才能创造新的价值 195 
意识到强烈的焦虑感是你的力量 197 
先缓解对方的社恐情绪 198 
你不必勉强自己成为一个社交达人 200 
交一个可以对其敞开心扉的伙伴 203 
了解外向者的特征,才能避免烦躁 206 
让他们了解到真实的自己 208 
摸索与团队的独立关系 209 
拥有回归本真的时间和空间 212 
 
结束语 21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