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围绕研究主题——城市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演化的多尺度格局和多维度经济影响,通过梳理三螺旋理论、知识生产理论、知识流动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构建多尺度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演化分析框架。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2004-2015年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产学合作和转移发明授权专利大数据,人工清洗得到约5万条产学专利数据,根据自定义的“连锁规则”从中提取约10万条城市产学联系信息,以此表征产学协同创新。综合大数据分析、空间GIS、社会网络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实现本书研究目标:刻画城市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演化特征,探究不同空间尺度下产学协同创新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网络效应(城际尺度)、吸收效应(城市尺度)和集群效应(亚城尺度)。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核心概念与主要数据
第二章 大学、产学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进展
第一节 研究源起、发展与理论框架
第二节 协同共生关系与经济影响测度
第三节 空间动态与网络演化机制
第四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转型中的大学
第二节 产学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与流动
第三节 学习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节 多尺度分析框架
第四章 中国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演化
第一节 空间与网络分析方法
第二节 产学协同创新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三节 产学协同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格局
第四节 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演化的成因与多维经济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演化的网络效应:城际尺度
第一节 主要变量与空间权重矩阵
第二节 产学协同创新网络空间演化的经济收敛效应
第三节 产学协同创新网络空间演化的经济溢出效应
第四节 产学协同创新网络空间演化的节点等级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演化的吸收效应:城市尺度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主要指标说明
第二节 城市吸收能力的调节中介机制
第三节 产学协同创新的本地经济影响:基准模型
第四节 产学协同创新的本地经济影响:调节中介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演化的集群效应:亚城尺度
第一节 研究区域选取与数据处理
第二节 大学的分布及其亚城空间
第三节 产学同位性与协同创新空间
第四节 产学协同创新空间发展模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