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生存质量、物质生活资料权利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居民福利的核心部分。随着老龄化持续推进,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所蕴含的消费潜力被积极预估。中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随经济发展大幅提高,但老年消费并未呈现同样增长幅度。老年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处于以食品、医疗为绝对支出主体的状态。如何提高老年生存福祉、促进积极老龄化,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等多方的重要议题。已有的消费理论多从收入、预期储蓄等出发,集中论证了消费行为发生的作用机制,论证了在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主体将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应对未来可能陷入的风险困境。然而,老年人处于特定的生命阶段,老化的生理性、社会性、心理性等特征决定了老年群体与一般居民消费决策的差异。《中国老年消费行为决策研究》利用多渠道调查数据以及统计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计量分析方法等工具,探讨了老年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结合老年生理性、社会性、心理性等特征构建消费行为决策的一般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老年人所处的年龄、出生队列以及特有的时期等时空背景下老年消费的独特形成机制,并构建老年消费决策的一般模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