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刑事犯罪办案指引丛书:刑事重罪办案指引
0.00     定价 ¥ 66.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0226656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检察工作的发展、司法责任制的落实、内设机构的调整、“捕诉一体”办案机制的确立,刑事检察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检察人员的能力素养与新形势下刑事检察工作的需要仍有差距。为加强刑事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四个铁一般”的刑事检察铁军,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有关同志组织编写了《刑事犯罪办案指引丛书》。
  《刑事犯罪办案指引丛书》突出“专业性、分层次、针对性”,集中解决各专业刑事办案领域中常见、多发、热点、新型犯罪的司法实务问题,立足检察机关批捕、起诉、监督工作一体化需要,兼顾法律职业共同体和学界需求,对重要罪名或类罪名,结合典型案例、法律规定,依据法律、政策、学理,进行深入分析、研讨,提示重点,提炼规则,提供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刑事犯罪办案指引丛书:刑事重罪办案指引》:
  一、故意杀人罪的证据要件
  (一)客体方面的证据要件
  1.证明被害人死亡的证据
  证明被害人死亡,一般应有以下证据材料:被害人尸体,以及足以判定被害人死亡的躯干、尸块等人体组织;犯罪嫌疑人关于杀害被害人的供述;证人关于被害人被杀害死亡的证言;能够反映分尸、毁尸、抛尸过程的监控录像、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其他能够反映死亡结果的监控录像、侦查实验结果等证据材料。
  被害人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调取被害人的就诊病例、抢救记录、死亡证明以及救护人员的证言等。
  “无尸案件”的证据审查要点:
  (1)发现头颅、躯干以外的非关键尸块,经法医学鉴定,被害人不可能存活的,还应结合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等证据,审查判断被害人是否已经死亡。
  (2)未能发现关键尸块,但在案发现场发现了大量被害人血迹,经法医学鉴定,因失血量巨大被害人不具有存活可能性的,应结合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证据,审查判断被害人是否已经死亡。
  (3)对于作案后肢解、损毁尸体,只能提取到被害人血迹、部分尸块、组织碎屑、骨质碎片的,应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认罪供述和被害人失踪的事实,审查客观证据和言词证据之间能否在杀人事实的各处关键环节上、非亲历不可知的各处细节上高度印证,排除合理怀疑,谨慎判断能否得出被害人死亡的唯一性结论。
  2.证明被害人身份的证据
  证明被害人身份,一般应有以下证据材料:被害人与其直系亲属的DNA亲缘鉴定意见;被害人亲属对被害人身份、特征的证言及辨认笔录;犯罪嫌疑人关于被害人身份、特征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人对被害人身份、特征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被害人的户籍资料;被害人家属对被害人尸体的辨认笔录等。
  上述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被害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自然情况;被害人的主要社会关系;被害人的隐蔽身体特征;能反映被害人身份的特殊经历等。
  (1)因被害人直系亲属无法查找、被害人尸骨无法提取DNA等原因,不能通过DNA亲缘鉴定确定被害人身份的,证明被害人身份一般应有以下证据材料:被害人亲友对被害人随身物品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被害人亲友关于被害人身体隐蔽性特征的证言;被害人的DNA和被害人生前随身物品、日常物品上提取的DNA进行同一性鉴定的意见;被害人指纹、掌纹、DNA等信息与有关信息库、有关组织留存的指纹、掌纹、DNA等信息进行同一性鉴定的意见;根据发现的被害人躯干、四肢、骨骼等对死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等所作的鉴定意见;颅像重合复原技术得出的关于被害人身份的意见等。
  (2)对于被害人为流浪人员、无法查明其身份信息的,证明其身份应有以下证据材料:犯罪嫌疑人关于被害人为流浪人员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人关于被害人为流浪人员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被害人指纹、掌纹、DNA与有关信息库比对结果的材料;被害人DNA与确认为流浪人员随身物品或日常用品上所提取的DNA同一性鉴定意见;有关社会救助机构、慈善公益组织留存的流浪人员身份信息、照片等资料。
  (二)客观方面的证据要件
  客观方面要证明的是何种行为导致或者可能导致死亡结果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
  1.证明犯罪手段的证据
  证明犯罪手段一般应有以下证据材料:犯罪嫌疑人关于犯罪手段的供述;被害人关于犯罪手段的陈述;知情证人关于犯罪手段的证言;能够反映犯罪手段的现场勘查笔录;能够反映犯罪手段的法医学鉴定意见;能够反映犯罪手段的物证、书证、活动轨迹、监控录像等证据材料。
  关于犯罪手段的证据审查要点:
  (1)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作案手段与犯罪工具、被害人死亡原因一致的,应当注意审查供述的时间、犯罪现场的发现时间、物证的提取时间、鉴定意见的告知时间,排除侦查人员指供、诱供的可能性;
  (2)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作案手段与犯罪工具、被害人死亡原因、现场勘验情况、尸体检验情况等存在矛盾的,应当重点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鉴定意见等的真实性,排除第三人作案的可能性;
  (3)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手段与其智力、体力状况是否存在矛盾,即犯罪嫌疑人有无使用相应犯罪工具的能力、有无运用相应犯罪手段的技能、有无压制或单独压制被害人的身体条件等;
  (4)犯罪手段、犯罪工具与犯罪嫌疑人之间能否建立专属性、独有性、排他性的联系,犯罪嫌疑人及证人是否对该专属特征作具体说明,有同一性鉴定条件的有无进行鉴定。
  对犯罪手段存有疑问的,可以通过侦查实验推演进行判断。对于侦查实验,应当重点审查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即实验的情境、条件、参数等与案件情况是否契合。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故意杀人罪办案指引
第一节 故意杀人罪概述
一、故意杀人罪的立法沿革
二、故意杀人罪的发案态势
三、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四、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标准
第二节 故意杀人罪的证据审查
一、故意杀人罪的证据要件
二、故意杀人罪常见证据审查
第三节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处理
一、故意杀人罪的罪与非罪
二、故意杀人罪的此罪与彼罪
三、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形态
四、不作为故意杀人的认定
五、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
六、故意杀人罪的认罪认罚从宽适用
第四节 相关案例及文书选编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
二、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
五、法律文书选编
第五节 相关法律规定
一、法律
二、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 抢劫罪办案指引
第一节 抢劫罪概述
一、抢劫罪的立法沿革
二、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三、抢劫罪的追诉标准
第二节 抢劫罪的证据审查
一、抢劫罪的证据要件
二、加重处罚要件方面的证据
第三节 抢劫罪的认定处理
一、抢劫罪的认定
二、携带凶器抢夺型抢劫的认定
三、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
四、抢劫罪的此罪与彼罪
第四节 相关案例评析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
二、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
五、其他相关案例
第五节 相关法律规定
……

第三章 枪爆类犯罪办案指引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