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不仅仅是提供居住和工作空间的实用构筑物,更是人类创新和智慧的结晶。通过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水平、审美观念、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建筑其实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
北京作为古都已经有接近1000年的历史,拥有众多的皇家建筑和古老的庙宇、桥梁、塔等古代建筑,其建筑规模、结构布局和装饰特点极具中国建筑风格和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北京古建筑承载着北京的历史文化发展,是这座古都的见证者,了解北京古建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含,进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该书精选了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天坛、雍和宫、潭柘寺、国子监、天宁寺塔、清净化城塔、卢沟桥、八里桥等十余个著名的古建筑,每个建筑一个主题,以图为主,文为辅的形式设计,讲述了北京古建筑的形制、色彩、规模、结构等建筑特点和建筑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体会中国建筑的特色,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
思思:黄帝的时代很古老
了吧?
筑博士:是的,黄帝距今
约5000 年了,我们只能根
据传说来猜想当时的祭天
活动是什么样的。
思思:有没有通过考古发
现真正的祭坛呢?
筑博士:有啊!从两三千
年前的周朝开始,史书上
就有建造祭天场所的记
录,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各
朝代祭坛的遗址。
从周朝开始,祭天的场所叫作明堂,意思是“高大敞亮的厅堂”。明堂上面
的大厅是祭天的地方,下面的地方用来纪念祖先。
明堂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因为古代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认为天是个
半球形,形状是圆的;而大地是平的,从中心(都城)向四周延伸如同正方形。
所以举行祭天仪式的明堂建筑都是圆形,下面的配房和台阶是方形,象征天在上,
地在下。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