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构动力学基础 
  概述 
  桥梁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系统,在随机时变地震动、时变强风或移动车辆的作用下会产生复杂的振动,分析其动力响应的理论基础是结构动力学。 
  本篇介绍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随机振动基本理论、动力学分析基础等,以便于读者理解本教材后续所介绍的桥梁在地震作用、自然风作用或车桥耦合相互作用下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与性能,为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具备解决或研究桥梁结构抗风、抗震及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第1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线性振动 
  典型的单自由度系统为如图1.1所示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如果其质量为m,线性弹簧刚度为k,线性黏性阻尼系数为c,在质量上作用一激振力F(t),质量在t时刻的位移为x(t),不计摩擦。 
  图1.1 单自由度系统示意图 
  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1.1) 
  引入参数,微分方程变为 
  (1.2) 
  式中, 为固有频率; 为阻尼比。 
  1.1 无阻尼自由振动 
  如果激振力F(t)与系统的阻尼比 为零,则该系统为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方程(1.2)变为 
  (1.3) 
  根据常微分方程理论,令 ,代入方程(1.3),导出特征值方程为 
  (1.4) 
  相应的特征值为 ( ,即虚数单位),对应的线性无关特解为 和 ,方程的通解为 
  (1.5) 
  其中, 为待定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设在初始时刻 ,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 
  (1.6) 
  则方程(1.3)满足初始条件方程(1.6)的解为 
  (1.7) 
  其中,A和 分别为自由振动的振幅和初相角,其取决于初始条件方程(1.6): 
  (1.8) 
  因此无阻尼自由振动是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简谐振动,其振动的圆频率为 ,单位为rad/s。圆频率 仅与刚度、质量有关,与初始条件无关,为系统固有的物理参数,它与系统的固有频率f和固有周期T0关系如下: 
  (1.9) 
  由式(1.9)可知,系统的质量越大,刚度越小,固有频率越低,固有周期越长,反之,质量越小,刚度越大,则固有频率越高,固有周期越短。 
  1.2 有阻尼自由振动 
  如果系统的激振力F(t)为零,阻尼比 不为零,该系统为有阻尼自由振动,此时方程(1.2)变为 
  (1.10) 
  根据常微分方程理论,令 ,代入方程(1.10),导出特征值方程为 
  (1.11) 
  相应的特征值为 
  (1.12) 
  对应的线性无关特解根据阻尼比大小有如表1.1所示三种情况。 
  表1.1 有阻尼自由振动特征值与特解 
  (1)当ζ<1时,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1.13) 
  其中,C1,C2为待定常数,与无阻尼自由振动类似,由初始条件决定。 
  则方程(1.10)满足初始条件的解为 
  (1.14) 
  其中,A和θ分别为阻尼自由振动的初始幅值和初相角,其取决于初始条件: 
  (1.15) 
  为有阻尼振动的固有圆频率,也是系统的固有的物理参数,它小于无阻尼固有频率 。 
  如果将间隔j个周期的两个振幅相除,并两边取对数: 
  (1.16) 
  (1.17) 
  根据上式,可利用实验测出系统的阻尼比。 
  因此,当阻尼比ζ<1时,阻尼引起能量的耗散,系统为振幅不断衰减的周期性振动,如图1.2所示。阻尼比反映了衰减程度,一般称其为欠阻尼状态,桥梁结构均为欠阻尼结构,后面内容均默认阻尼比ζ<1。 
  图1.2 欠阻尼系统的衰减振动 
  (2)当ζ=1或ζ>1时,系统的运动为衰减的非往复运动,系统是介于过阻尼与欠阻尼之间的临界状态或过阻尼状态,其不属于本书所讨论的内容。 
  1.3 有阻尼强迫振动 
  如果激振力F(t)不为零,该系统为有阻尼强迫振动。此时 
  (1.18) 
  根据常微分方程理论,方程的解为 
  (1.19) 
  其中,x1(t)为前述有阻尼自由振动的解,其是在振动开始后短时持续的衰减振动,故称为暂态振动;x2(t)为方程(1.18)的特解,与F(t)有关,它表示在激振力作用下的持续振动,故称为稳态振动。 
  为简便起见,以F(t)为简谐力为例进行分析,令,有 
  (1.20) 
  其特解为 
  (1.21) 
  其中,为激振频率和固有频率之比;为响应相位差;i为虚数单位。 
  令,则有 
  (1.22) 
  其中,为稳态振动的实振幅; 为振幅放大因子。 
  振幅放大因子β和响应相位差θ均与频率比s相关,因而分别被称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图1.3和图1.4所示。 
  图1.3 幅频特性曲线 
  图1.4 相频特性曲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