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路,从来不在别人标准里,而在自己的心中。
我们都曾心灵蒙尘,看不清真正适合自己的前路;我们都曾四处寻找,唯独忘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我们都曾被生活推着往前走,逐渐背离了自己的初心,活成了别人眼中期望的自己;当我们忽然懂得反观自己的内心,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多少冤枉路;我们的内心本自具足,却总在不停地向外索求。
下个十年,我们需要的不是详细的规划,而是内心真实梦想的唤醒。
三个被职场磨去激情的女生,决定开一间疗愈内心的咖啡馆。在这个咖啡馆逐渐成型的旅程中,三个女孩互帮互助,互相启发,在与各色人等接触交流中,逐渐擦去内心的蒙尘,找回自己真实的梦想。后咖啡馆黄了,但她们各自找回了自我,重新踏上真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唤醒活力,从来不是靠热血的口号,而是重归自己内心的诚意,然后才能全力以赴。
3回归生活的本质,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悄悄改变,勇敢前行。
一个女孩帮助女孩的故事,一个媲美《请回答1988》疗愈内心的故事,一个找回真正属于自己人生道路的故事。
2小时就能读完的精致小书,随文附大量作者亲摄的实景、人物照片,四色全彩印刷,带来电影般的沉浸式阅读感受,真实、温暖、有力量!随书附赠“与自己的十年之约”手写卡,与自己定下关于未来的约定。愿我们都能不负时间、不负自己!
NO.1 都市纷纷扰扰,最难得一日三餐的烟火气
慢娜拉着Binbin走进她们共同居住的小院儿。
说来,小院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四合院,据说那是老北京的根儿,也保存着人与人之间少见的温情。
她们三个听小院儿的老人们说,以前的胡同是北京城的脉络,纵横交错,胡同与胡同相连,就像人身体里的血管,让人的五脏六腑都有了供养。要说这些年城市发展大变样,以前四九城那热闹的景象无法复原的话,她们住的小院子就算是微缩的小北京了,起码那种邻里之间的关系,住在楼房是无法体会到的。
她们三个居住的小院儿里一共七户人家,东西南北房都有,不算是那么正规的四合院,很多年前曾经改造过,是一位清华大学教授按照居住生活需求,把原有的平房改成了复式上下两层结构的小楼,所以房本上写的不是四合院而是四合楼。
Binbin和快总住在东边的两个房子里,开窗就是满眼的葡萄架,每逢夏末八月葡萄成熟了,伸手就能够到。慢娜一家则住在北边的房子里,也种了一架葡萄,味道更甜。
Binbin和快总是先于慢娜住进这个小院儿的。Binbin和快总是大学同学,Binbin始终记着她和快总在找房子的时候,偶然路过这个小院儿,看到茂密的葡萄架下站着一个白发苍苍但是笑容满面的老人。Binbin立刻问中介这个小院儿是不是有房子,中介立即打电话,发现这一片胡同正好就这个小院儿有房子,她们当即决定搬进这个可爱的小院儿。
那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就是小院儿的院长,总是笑呵呵地跟Binbin和快总开玩笑、臭贫,让Binbin和快总感受到了来自爷爷奶奶们的温暖。
小院儿生活惬意舒服,少不了的就是热闹。早上有爷爷奶奶们讨论早市蔬菜水果肉类的声音,中午有他们互问“吃什么好吃的了”的问候声,晚上则会互相给别家送自家做的
好吃的。
这期间还有他们在一起讨论园林规划、植物种植技巧、剪树枝技术等“专业内容”的声音,每家都有一小块风格各异的“私家花园”,种了一堆不知名的植物。偶尔爷爷奶奶们翻着报纸听着收音机,还伴随着一点八卦,比如某位外国富豪又离婚了之类的故事。
有他们这些老人邻居在,就像有了家长、下雨了,他们会着急忙慌帮大家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收了;有快递了,他们会帮你收了放在窗台;看你瘦了,也会叮嘱你不要再减肥了。
总之,小院儿充满了暖暖的人情味,甚至大家经常不锁门,因为有邻居在,很安心。
但是最让Binbin和快总有家的感觉的,还是慢娜家。
无论在外面有什么糟心的事,又或者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候,只要回家看见她家亮着的灯,那仿佛永远留给她们的暖光,就心安了。好像那是一盏永远留在她们心里的,不灭的,
回家的灯。
慢娜家门前庭院的灯亮着,石榴树的枝丫挑着圆月,还挂着几个彩色的灯笼和风铃,风一吹来叮叮当当充满了诗意。
慢娜和Binbin各自在门前换了拖鞋,让疲累的双脚彻底解放,进了家门,慢娜把咖啡给楼上的老公送了上去,因为她老公总是在晚上创作,和别人的生物钟不大一样,很少
出现。
慢娜下了楼,问:“Binbin,我给你做点好吃的吧,你想吃啥?”
Binbin还没有平复刚刚激动的心情,但是坐在慢娜家就觉得外面的事情被屏蔽掉了一大半,她说:“都行,你做的我都爱吃。”
“好,我找找冰箱里还有什么菜。”慢娜总是能把家里仅有的食材用创意做出一顿美味的料理,她打开冰箱找了起来。
“对了,问问快总在不在,叫她一起来吃啊。”慢娜把找出来的菜放在岛台上,掏出手机给快总发了信息。
还在床上默默流泪的快总收到信息,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快总回复:“我今天状态不太好,要不算了吧。”
慢娜回复:“来吧,Binbin也在,咱们做顿好吃的,治愈一下你的胃,还有你的心。”
快总:“好吧,谢谢我的娜。”
快总披了一件开衫下了楼,看见Binbin出来坐在慢娜家门口的长椅上发呆。
快总问她怎么了,Binbin说:“没事,进去吧,慢娜在做饭呢。”
“我家有意面,还有上次Binbin拿来的肥牛、快总给我拿的辣酱,要不我给你们来一道创意肥牛意面?”慢娜如数家珍地将冰箱里的食材翻找了出来。要说她们三个也挺有意思,在大大的北京,她们三个都是少数民族,Binbin是回族,快总是苗族,慢娜是满族,三个少数民族的女人口味不同,却每次都能吃到一起,而且越来越偏爱对方的口味。Binbin不吃猪肉,所以每次吃饭慢娜都尊重她,炒菜都是植物油;快总喜欢吃辣的,Binbin和慢娜逐渐随了快总的口味;而慢娜喜欢研究一些西式料理,那些本来Binbin和快总不喜欢的意面、沙拉,在慢娜的创意制作下,总是融合得特别美味,比如鸡蛋酱沙拉、今晚的辣酱肥牛意面。慢娜总能把普通的食材变得惊艳。
所以,每次三姐妹在一起都吃得心满意足。她们彼此接纳,彼此吸收,有所改变,也总有惊喜。
“音乐总监,给我们放首歌吧,我最喜欢你挑的歌。”慢娜一边处理着手上的食材,一边对快总说。
快总有些低落地说:“还听我们之前最喜欢听的歌?”
慢娜说:“好呀,我先给你们倒点茶,你们稍等,饭马上就好。”
一壶飘着青提茉莉香味的热茶放在桌子上,一首她们最喜欢的韩剧《请回答1988》的主题曲响起,一盏昏黄的灯光亮起,一锅热气腾腾的面在沸腾……
慢娜的家仿佛变成了一座温暖的小岛,阻隔住了外界所有的喧闹和烦恼。
好像,这才是美好的人生。
好像,这就很满足了。
温暖开始在房间里蔓延,快总和Binbin喝着热茶,逐渐舒展了愁容,脸上虽然还残存着刚才的眼泪,但是又露出了暖暖的笑意。
“我的妈呀,真的是有慢娜的地方就像家,我又要哭了。”Binbin擦着眼泪又哭又笑。
“我好想成为慢娜的孩子!”快总望着忙碌的慢娜认真地说。
慢娜说:“你们俩啊,有的时候真的很像小孩啊,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饭马上好了。”
慢娜的小厨房是开放式的,Binbin和快总最喜欢一边和慢娜聊着天,一边看她麻利地收拾食材。
在慢娜的柜子里,有很多她收集来的好看的食器,什么益子烧、小鹿田烧、波多佐见烧等,还有叫不出来名字的盘子和碗。
所以,无论什么饭菜,放在慢娜收集的这些好看的餐具里,仿佛生活也更美好了一些。慢娜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人,春有百花冬有雪,她总是会在特殊的节日准备特殊的食材,带给大家惊喜,让看起来平淡的日子里充满了情趣,充满了美好。
当然有些人认为这些东西没用,可是生活里如果只有有用的东西,那该多无趣?
“出锅,快来尝尝吧!”慢娜把煮好的肥牛意面端上桌,拿出了Binbin和快总专用的餐具,准备开始今天的晚餐。
“一大打开马斯。”Binbin和快总学起日本电影里吃饭前说的那句日语,不标准的发音引得慢娜一阵嘲笑。
“我还是想哭,真的太好吃了,即使吃过很多次你做的饭,还是觉得太好吃了!”Binbin吸溜了一口认真地说。
慢娜小小得意地说,好吃就好,你们说好吃,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有你在身边,真的很幸福啊!”快总吃了一口意面,觉得温暖了胃,温暖了心,让她觉得在这个城市里,不是只有套路,是慢娜让她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情,让她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美好。
突然,有人敲门,邻居奶奶给送来了一盘热腾腾的饺子:“趁热乎吃啊,刚出锅,我还说给老大和老二送过去呢,敲了半天都没人开门,原来你们都在娜娜这儿呢,那就正好你们一起吃吧!”
因为Binbin和快总是这个院子里仅有的两个年轻姑娘,也没有成家,所以爷爷奶奶们喜欢管她们俩叫老大、老二,就像自己的孙女一样。
三个人吃着意面,就着饺子,仿佛傍晚回家那各自脱出躯壳的灵魂又回归了身体,一碗碗热乎乎的饭进了胃里,喝着热茶,身体连带心灵都温暖了起来。
“我刚才回来的时候,Binbin哭了,现在好点了没?”慢娜边吃边故作随意地问着。
Binbin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太矫情了,现在好多了。”
快总说:“我说怎么感觉刚刚你的表情不对,怎么哭了?”
Binbin忙说没事,反问快总:“我感觉你状态也不太对啊。”
快总说:“我也好一些了,要不一会儿去咱们的秘密基地喝一杯,我有点儿不舍得结束,今天有人入住吗?”
“今天正好没人入住,我来准备。”慢娜说。
这是在外是女战士的快总少有的一面,会关心人、会示弱、会撒娇,而这也是为什么Binbin会纠结的原因。这样的夜,简单却美好,总是和外面的俗世凡尘彻底隔开,日子过得像梦一样甜,什么大事大人物,都与她们无关。
然而,人生不会像菜谱那样让你可以随便点餐,这酸甜苦辣咸的人生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别人的人生,有的人尝得了,有的人尝不了。
而人生需要准备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食材,而是吃顿好饭的心情。就像她们三姐妹,各自不同,性格、口味、就连对未来的目标都大相径庭,但却不妨碍她们之间相互欣赏、相互支持,偶尔她们也会有分歧,甚至赌气,可只要慢娜说出那句“饿不饿?来家里吃饭吧”,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序 总有一瞬间,想要抛下一切重新开始
NO.1 都市纷纷扰扰,最难得一日三餐的烟火气 001
NO.2 有时候梦想和行动之间,就差了一点冲动 013
NO.3 说开就开,我们的小院儿atmosphere咖啡厅 025
NO.4“伟大”的你们去改变世界吧,我喜欢我的“小破事儿” 041
NO.5 开店初体验,小院儿 atmosphere 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053
NO.6 还是想坚守初衷,即使成不了网红店 071
NO.7 能给人带来温暖,这才是小院儿 atmosphere 的意义 089
NO.8 生活总归需要点理想主义,我们一起加油 097
NO.9 人生总是绕啊绕的,好幸运遇到了你们 115
NO.10 理想撞上现实,小院儿 atmosphere 要戛然而止? 127
NO.11 世界奔跑得好快,好想按下暂停键 141
NO.12 人生无常,不要留下遗憾 157
NO.13 做跟随内心的选择,给自己一次机会 173
NO.14 出乎意料的分享会,“她们”充满力量 185
NO.15 做个纯粹的人,愿我们的努力不被辜负 203
后记 故事之外的我们
咖啡人生 214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 217
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 220
什么是赢家?爱与生命 222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