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进程
0.00     定价 ¥ 4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01160122
  • 作      者:
    约翰·诺贝格
  • 译      者:
    刘少阳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约翰·诺伯格。瑞典经济历史学家、作家、纪录片导演、公共演讲人、专栏作家。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观念史硕士学位。美国卡托研究所、布鲁塞尔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高级研究员。出生于瑞典,现住在瑞典马尔默。

展开
精彩书摘

01 食物

任何人如果能使粮食的产量翻倍,那么他值得被人类歌颂,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将比全部政治家加起来还要多。——乔纳森·斯威夫特

1868 年的一个冬天,我的曾曾曾曾祖父,埃里克·诺伯格(Eric Norberg)带着几袋面粉回到了瑞典北部翁厄曼兰的纳特雷。这个北方农民不把瑞典的贸易壁垒和垄断放在眼里,长途跋涉到南方做生意。埃里克·诺伯格在南部销售纺织品,然后换取盐和燕麦。

他的归途很少会像这一次这样让人盼望。在一个饥荒年,许多地方的庄稼都没有收成,由于面粉短缺,人们不得不用树皮来做面包。伯恩纳下属辖区的一名男子回忆起自己在 7岁亲身经历的饥荒时,说道:

我们经常看到母亲在抽泣。毕竟对于一位母亲来说,无法给自己正在挨饿的孩子找到食物,实在是太令她难过了。时不时地,还能看到那些憔悴的、饿着肚子的孩子,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乞讨,只为讨要一些面包屑。有一天,三个孩子走向我们,边哭边哀求着,希望我们能给他们一些食物以缓解饥饿带来的痛苦。母亲的眼里饱含泪水,但还是不得不狠心告诉他们,这是我们仅存的一丁点儿食物。当看到三个孩子痛苦又恳求的眼神,我们大哭了起来,请求母亲能让大家一起分享面包屑。在几番犹豫之下,母亲还是同意了。三个小孩子狼吞虎咽地吃完,离开了我们家。但第二天,我们在去另一个农场的路上,发现了这三个小孩的尸体。

憔悴的、面色苍白的年轻人和老人,走向一个又一个农场,只为讨到一口吃的,能够继续活下去。就连牲畜都饿得站不起来,必须靠绳子拉起,挤出的奶也夹杂着血。数以千计的瑞典人接连两年死于饥荒。

农作物歉收在瑞典并不罕见。1695 年至 1697 年发生的一起饥荒,就夺走了当时国内十五分之一的生命,相传还发生过人吃人的情况。没有机器、冷藏、灌溉和化肥这些技术条件,收成就会受到威胁;没有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运输条件,歉收常常会导致饥荒。

获取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身体和大脑正常运作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但纵观历史,大多数人并没有在这一方面得到满足。饥荒是个普遍现象,在欧洲反复发生,以至于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把饥荒纳入人类的生物机制和日常生活之中。法国,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全国性的饥荒在 11 世纪发生 26 次、12 世纪发生 2 次、14 世纪发生 4次、15 世纪发生 7 次、16 世纪发生 13 次、17 世纪发生 11 次、18 世纪发生 16 次。除此之外,每个世纪还会发生数百次地区性的饥荒。

在饥荒时期,农民不得不离开村庄,转而奔向城市去乞讨食物。在 16 世纪的威尼斯和亚眠,其街道和广场上经常能见到饿死的尸体。17 世纪冬天的情况则更加糟糕,1694年在诺曼底默朗,由于挨饿,人们在小麦成熟之前就收割,许多人像动物一样靠吃草活着。4 他们可能还算幸运的——在 1662 年的法国中部,发生了吃人肉事件。1695 年至1967 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芬兰人死于饥荒。

布罗代尔指出,亚洲的饥荒情况要比欧洲可怕得多。亚洲人赖以生存的大米,都是从万里之外运输来的,每一个危机都可能是一场灾难。布罗代尔引述了一位目睹过印度 1630年至 1631 年饥荒的荷兰商人的经历:

“人们抛弃了城镇和村庄,无助地游荡着。你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悲惨:两眼深凹,嘴唇惨白,骨瘦如柴,饥肠辘辘……有的人在哭泣和哀号,还有的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惨剧一幕幕上演:妻离子散,父母要么是遗弃小孩,要么是为了自己能够存活下去把小孩卖掉,还有数不清的人选择自杀。活人饥饿的眼睛盯上了同类,当饥饿压倒一切时,他们开始吃死人肉。无数的人被饿死,饿殍遍野,弥漫着恶臭……有的市场还贩卖人肉。”

即使在发达国家发展最迅速的时代,食物也并不总是有营养的,也不能贮存很长时间——通常人们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去购买。人类将食物脱水,并用盐腌制,以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但盐并不便宜。几百年前,翁厄曼兰省的普通人家一天会吃四顿饭:早餐是土豆、鲱鱼和面包,午餐是燕麦粥或稀粥,正餐是土豆、鲱鱼和面包,晚餐仍是燕麦粥或稀粥。每天都吃相同的东西,除了星期天——如果有肉的话,人们会喝肉汤搭配大麦。人们用木勺当餐具,吃完饭后把木勺舔干净,然后放回抽屉里。


展开
目录

引言 最美好的时光是现在 

1 食物 

2 公共卫生

3 预期寿命

4 贫困

5 暴力

6 环境

7 消失的文盲

8 自由

9 平等

10 童工制度的终结

结语 为什么你仍然不相信 ?

致谢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