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野花》:
春雪
下雪了。我爱你
坦荡荡的面容
真想昼夜贴着你的双唇
让心跳.融化凝固的岁月
和你的影子在大雪中漫步
据说那样就可以白头到老
这假想的厮守终生
竞让我如此动容
下雪了。下雪了
愿最后的雪融化在你的胸膛
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春雪降临,白茫茫的青海高原如同雪国。但高原上,春意萌动,湿地里的苔藓,甚至零星生长在草地上的米蒿、白花枝子花、镰荚棘豆,也开始舞动起身子。看上去枯黄、平淡的河谷灌丛、高寒草甸、沼泽,以及生长在流石坡地上的点地梅、晶晶花、微孔草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一对小鸟欢快地飞进树丛,朝着心爱的人吱吱鸣叫。清脆悦耳的声音似童音,如天籁传到了我的心里。
远处的风景一一呈现。土地变换着颜色,夹杂着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寸土地都因生命的簇动绽放生机。
眼里满是陶醉,有着狂野的欢喜。树木、草原、花草、河流和天空都在帮助人释放。我大胆呼应,在旷野中模仿着野兽与鸟雀的叫声,盯着飞来的群鸟……斑头雁已经从孟加拉湾起航,就要飞临青海上空。可是,远方的爱人,你何时返回故乡?
相传3000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满,曾坐日行三万里的八匹骏马,由京城出发,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瑶池,会见西域部落联盟的首领西王母。想当年,瑶池“神池浩渺,如天镜浮空”,西王母端庄、美丽又高贵。周穆王如痴如醉、不得不归时,郑重举酒,“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但最终,周穆王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
假如想把自己的身心置于心驰神往的地方,就要有固守寂寞的勇气、持之以恒的力量;假如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该怎么办?佛说:“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人的一辈子没那么长!”
自然总是美的,诠释着造物主最神奇的创造力和慧心。人心要像仆人一样忠于自然,从植物伸展出的一根根枝条,从花朵开放的一蕊一瓣中汲取营养。
人们常说,“有不满才有所成,幸福的最后归于平静”。
这平缓的话语,时时在耳边响起,感觉是说给大山、给河流、给岩石、给植物、给爱人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将自己置身于无边的寂静中,能听到什么呢?
高山是一首乐曲,在身边呢喃絮语。风高高在上,驱动着棉花一样轻柔的云朵。一缕温柔的光线照进峡谷,让峡谷开满野花,摇曳中的野花折磨着我躁动不安的头脑和心绪。
云的飘逸带走了峡谷的亮光,水泼在脸上,我用双手梳理了一下长发,一直不能让我满意的长发。然后,伸展身子,仰望绿叶、苍穹,沉默不语。
一个又一个春天过去了,草原上的花儿开了又开。
当我再一次面对草原,面对湖泊、花朵、蓝天,内心依然安宁平静。依然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以修行的方式对待自己、生活和劳动。
雪在山顶上,上升的白云跟着阳光走。因为有了爱,心在飞翔。紫花、蓝花、黄花在小河边,在青草里,在我湿润的心房里、眼睛里。一切均有约在先。欣悦、欢快、痛楚,与大地感同身受,蕴藏的激情和思想也和周围的一草一木一样旺盛饱满。
一切终于长大。迎接我的,是与自然同样巨大的变化。不同的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花娇媚,草妖娆。曾经写过的诗行、理想的篇目,均是对高贵的精神的赞美和担忧。想到这里,眼泪顺着面颊往下流,最炽烈、最无私的爱,沿着一望无际的草地徐徐展开……
莲花出自淤泥,却不因泥土容纳污浊而沾染一丝尘土。高贵的精神是敬业、敬物、敬人、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需要努力才能抵达。
人生是不缺乏美丽的,缺乏的是对美丽的信任。
自然的灵动与美微妙而平衡,而动物、植物比人类更有灵性,它们代替人类思考,有着寥若星辰的种种情愫。
少年阿多尼斯,为了安慰为自己的死而悲伤的恋人维纳斯,转世为侧金盏花;阿波罗悲叹美貌的年轻人雅辛托斯的死,把情人的倩影变成了风信子。由此看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开在草地上的紫菀,不是不可以啊!行走在草原上的我,时刻幻想能同植物一样,重新发芽,或者,干脆转世成草原上的一朵紫菀,把幸福寄托于灵魂的皈依。
只要这个世界存在,就作为美丽的野花活下去。以野花那颗纯洁的心,在雪中承受天地恩赐、爱的滋养。雪在山顶上,上升的白云跟着阳光走。湖岸的花在小溪边,在青草里,在我的眼睛里。就这样,我一边体验植物的青春、色彩和生命,一边同她们一起沐浴阳光,吸纳空气,接受风雨的历练。
我漫无目的,也不如信徒虔诚,只在春天的露珠上、夏天的湖水里、秋天的落叶间、冬天的风雪中,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丰腴的牧场,寻觅着我心中永不衰竭的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