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音乐教育改革与实践
0.00     定价 ¥ 46.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0898914
  • 作      者:
    易文颖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易文颖,硕士,中共党员,副教授,湖南省钢琴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键盘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006年至2016年分别担任音乐学科带头人、音乐舞蹈教研室主任、艺术教研室主任等职。主持省级课题、院级课题多项(均已结题)、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参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音乐基础(第2版)》、省级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琴法》等;在各类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一篇,北大核心一篇,***核心多篇。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展开
精彩书摘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音乐教育改革与实践》:
  1.校内人力资源
  (1)音乐教师
  音乐教师本身就是音乐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音乐教师是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从事着音乐课程资源的普查、甄别、筛选等课程资源开发行为,因而,音乐教师的本身素质决定了音乐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其二,音乐教师又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音乐校本课程从内容的选择、组织到实施也都是由音乐教师来执行的,音乐教师成为音乐课程组织和实施的首要条件资源。其三,音乐教师还是素材性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音乐教师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有可能成为音乐校本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如果一名音乐教师拥有广博的音乐知识和过硬的音乐技能,如演唱、演奏,那么他本身就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他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对象。所以说,音乐教师本身兼具了条件性音乐课程资源和素材性音乐课程资源的双重性质,因而在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音乐教师起着主导与决定性的作用,音乐师资质量的高低以及音乐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态度是决定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首先从音乐教师这一资源开发做起,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音乐教师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发挥其能力,使其所拥有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经验得到有效开发,成为音乐校本课程内容来源,为学生音乐学习和发展需求服务。
  (2)学生
  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观把学生视为一个被动接受的个体,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只能从教师的传授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对象并不对课程构成实质性的影响。然而,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生也是课程活动的主体,学生对课程的影响体现于从课程的设计到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各个环节。在课程开发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音乐校本课程本身是为了学生的音乐发展而存在的课程,要不要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从理论上来说,首先应该取决于学生,必须做到在对全校学生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否:学生作为音乐校本课程资源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学生代表作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成员全程参与课程开发,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对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利用其开发小组成员和学生的双重身份,随时收集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改进音乐校本课程提供参考。第二,学生本身有可能成为重要的音乐校本课程信息,乃至内容来源。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和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很难说一个音乐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就一定会超过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某些方面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有时候恰恰可能成为音乐教师在某方面知识和信息的盲点。音乐教师应正视这一点,并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所拥有的独特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开发和利用。第三,学校中的音乐特长生的音乐技能应作为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使其为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服务。当前,社会各种乐器学习与辅导班以及各种形式的考级热潮,推动了整个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使社会音乐教育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在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以及社会音乐教育基本上还是一种“各自为政”的状况,相互之间要说联系也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尚未形成直接的、相互关联的音乐教育体制。但是,社会音乐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对其进行转化,使其对学校音乐教育发生作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普查的形式对学校中参加社会音乐学习、并具有一定器乐演奏技能的学生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使其作为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挥作用。通过开发,一方面音乐特长生可以在音乐校本课程实施中成为音乐教师的助手,帮助和指导其他同学的音乐学习;另一方面也为音乐特长生的技能提供一个发挥的舞台,使其在应用中获得进一步提高。
  (3)其他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
  学校所有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有关的人员,如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领导层、学校行政人员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师等,有时候也会作为音乐校本课程的人力资源而存在。这些人员往往是决定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甚至有时候是关键性因素。比如,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征得校长等领导层的同意,如果没有校长等人的支持,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就很难开展。学校行政人员往往起到联络和支持的作用,职责在于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后勤保障工作。另外,大多数情况下,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是学校整体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如果一所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传统和氛围,各学科教师能相互支持、团结协作,那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就会进行得比较顺利。反之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阻挠乃至破坏。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与音乐文化
第一节 音乐文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意义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音乐文化面临的困难

第二章 农村音乐师资现状及对策
第一节 农村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节 农村音乐教师专业精神和素质缺失现状
第三节 农村音乐师资素质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农村音乐教师专业认同
第五节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第三章 农村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农村音乐课程资源概述
第二节 农村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农村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第四节 乡土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五节 农村音乐校本课程开发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第一节 树立和谐的音乐文化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第二节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节 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第四节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五节 加大支持力度,改善教学条件
第六节 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
第七节 提倡丰富多样的音乐教材
第八节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第九节 重构农村音乐教育管理体系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农村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远程教育与音乐的融合
第二节 网络环境教学模式分析
第三节 农村远程音乐教育实施策略
第四节 农村音乐远程教育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