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安然安在/漫漫经典情丛书·自然卷
0.00     定价 ¥ 4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0982402
  • 作      者:
    陈艳敏
  • 出 版 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文化”系列丛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笺边琐记”系列丛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专访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面对面》和《与21位跨国企业销售总监面对面》。
展开
精彩书摘
  《安然安在/漫漫经典情丛书·自然卷》:
  回到最质朴的所在——读费伦茨·马特《托斯卡纳的智慧》
  我们创造了文明,又被文明束缚着;我们建造了城市,又被城市禁锢着;我们建立了规则,又将自己框定在无尽的规则之中,成为毫无生机和活力的庸庸碌碌的一个人……当我们如此地走了很远,于某一个静下来的时刻,我们是否应该回首和反思?是否应该为人生设想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和可能性?就如费伦茨·马特当初回到托斯卡纳,在一片贴近心灵的新鲜土壤中体会生命的愉悦和新一轮的成长。
  “形象地说,我们好比生活在一艘虽然豪华却危机四伏的大型游轮上。没有朋友和知己,更没有推心置腹的倾诉和交谈对象,连食物和葡萄酒也变得淡而无味。”费伦茨·马特描述的现代生活是形象而贴切的,身在其中的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无奈。难以想象,每天“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我们被剥夺了多少自由,荒废了多少时光!而我们花费了大把时间所从事的,又有多少是我们倾注了生命去热爱的?除了物质和生存的意义,它又带给了我们多少精神的滋养和享受?与我们的内心究竟又有着几分内在的维系?然而,出于潜在安全感或其他现实的考虑,我们之中的很多人依然选择了稳定,选择了按部就班,选择了被束缚和不敢轻易放弃。在费伦茨.马特看来,为了一个稳定的职业目标几乎放弃了其他一切的东西,错过了其他一切的机会和可能是可怜和残忍的。“生活过得去,找到心爱的人,有几位好友,致力成为最明智、最友善、最诙谐、最有创造力的人,实现这样的生活,原本并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而如今,非要舍本求末地倾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以寻找和抓住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不仅是本末倒置,简直是荒唐。”但毕竟人类已经走得太远了,不是人人都能潇洒地走向回归的路途。有些人抱怨着,触摸着内在的孤独和反叛,却仍然将自己安置在一台按规则运转、不容改变的大机器当中。
  而“同样糟糕的是,各项服务和娱乐活动都需要每次付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少了解我们的邻居,同事之间也是泛泛之交,甚至连亲朋挚友间的交往也要纳入日程计划排序等候。当有人需要别人帮助时,例如照看小孩、修理门窗,或只是想倾诉苦衷,都要花钱解决。“总之,凡是需要从任何人那儿得到任何东西都必须花钱……当我们以金钱价值观看待世界时,人们为了满足生活中的需要而变得焦虑、浮躁、多疑乃至处处设防,就不足为奇了。”费伦茨·马特说:“在‘每一口空气都要付费’的文化里,钱包是生命延续的保障。”这是一个令人无奈和气馁的事实。全民皆商的时代,一切都用交易来衡量和完成,被物化了的世界正在一点点地丧失着温度,真情、友谊、心灵、精神、人类无私的关怀和互助,在今天都成了奢侈品。为金钱所累的人们仿佛跋涉在无边的荒漠中,即使感受到内在的荒凉与孤独,却仍然行走在路上。
  以至于当有一日蓦然回首之时,我们发现我们已经背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背离了简单质朴的生命本来面目。我们设置了很多繁文缛节和条条框框,这些东西已成为既定的成见束缚着我们自己;我们用许多“文明”的观念规范着我们自身,在“文明”的框架中,随波逐流的人们似乎并没有仔细去想其中的理念和细节是不是真的英明和适宜;我们在高科技构建的虚拟空间里过着逼真、高效的生活,然而费伦茨·马特却说:“当一个人拥有真实的朋友时,虚构的人际关系就会悄然失去光彩……他们知道,即使在脸书(facebook)上有100个最好的朋友,也不如在你需要时出现在身边的唯一的一个朋友。他们明白,如果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就会忽视身边的现实,把注意力、关怀、情感浪费在那些对你的生活毫无影响的人身上,就会失去与真心爱你并需要你爱的人相处的宝贵时光。”关于都市的虚饰与奢侈,他如此描述:“都市生活意味着有很多服装,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宁愿裸体,也不愿意连续两天穿同一件衣服。就像汽车一样,我们的衣服不是因为穿破了被丢弃,而是因为已经过时了,这真是可笑至极……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回到最质朴的所在
回到最质朴的所在——读费伦茨·马特《托斯卡纳的智慧》
跟随内心的声音——读让一雅克·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此心安处——读梭罗《梭罗日记》
停下来,听听他的呼喊——读梭罗《远行》
褪尽世间浮华,回归自然本心——读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论自然》
海边,无声的观照——读亨利·贝斯顿《遥远的房屋》
回归荒野,拥抱自然——读程虹《宁静无价》
天籁的歌音——读约翰·伯勒斯《醒来的森林》
诗意的交响——读约翰·缪尔《夏日走过山间》
听候自然的召唤——读约翰·缪尔《墨西哥湾千里徒步行》
找到自己开花的土壤——读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我们的村庄》
于荒芜中绽放诗意——读玛丽·奥斯汀、梭罗《少雨的土地·漫步》
无有所碍,无有所限——读玛丽·奥斯汀《无界之地》
接通远古,回到原点——读西格德·F.奥尔森《低吟的荒野》
安然,安在,——读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的一年》
生命因应,四季轮回——读乔治·吉辛《四季随笔》
开悟的旅程——读杰米娅·勒克莱齐奥、J.M.G.勒克莱齐奥《逐云而居》
为幸福来到世间——读纪德《人间食粮》
回到艺术,这最恰当的归宿——读保罗·高更《生命的热情何在》
楼顶,那方诗意的乐土——读海伦·芭布丝《我的花园、我的城市和我》

第二辑 徘徊,于寻梦的路卜
与日月对话,与草木为伍——读鲍尔吉·原野《草木山河》
与天地直面相见——读鲍尔吉。原野《从天空到大地》
向内的寻找——读杨献平《在沙漠》
园,人类精神的依傍——读陈子善、蔡翔主编《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陈子善、蔡翔主编《海》
家的记忆,生命的河——读陈子善、蔡翔主编《河》
来这里,邂逅一场花事——读沈胜衣《行旅花木》
跟随自我的秉性——读周国平《偶尔远行》
一边行走,一边思索——读刘再复《四海行吟》
在澳洲,在中国——读蔡成《一个人的澳洲》
无名恬淡,我自风流——读袁宇澄《枫言枫语》
徘徊,于寻梦的路上——读雪莉《印象加拿大》
让心灵接近“诗意”——读陈瑞琳《家住墨西哥湾》
自在的行旅——读詹宏志《旅行与读书》
给未来,留下些动人的故事——读齐如山《北平杂记》
北京,我爱的城——读赵园《北京:城与人》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