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昆明:嵩明》:
壮观嵩明第一州
作为滇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区,嵩明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的县治之一。春秋以前,嵩明属古梁州地域;战国时代为古滇国,居住着劳浸、靡莫之属的乌蛮车氏、枳氏等土著部落。庄踽王滇后,仍从属古滇国。清《康熙嵩明州志》云:“庄踽王滇,分其属以居此。”遂开外来民族与土著部落融合相生共处之风。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平滇,汉王朝始在云南设置益州邵,所辖24县,首置的“牧靡县”包括的就是今天的嵩明与寻甸。如今细想下来,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时益州郡的郡治所在,就在今天的晋宁昆阳。前人称嵩明“气候通协中和,形势允称壮丽”,“山态川情,饶积秀灵之气”,“崧峰丽泽,天然之景色堪描;凤岭龙山,自在之风光可绘”。从清代嵩明州地图上看,嵩明古州城形如宝葫芦:罗锦、秀崧峙其左,灵应、凤溪列其右,凤凰屏前,灵云障后,“兹方殿阁维新,且复山川应瑞,南腾天马,北枕罗雄,屏围崧嵫而璧拱嘉湖,带绕弥良而砺堆螺埠,挹此清灵之气,定征秀发之祥”。素有“神京孔道,云郡雄州”,“为滇东北雄镇”美誉的嵩明近水楼台,离当时的“省城”那么近,加之其间有云南第七、昆明第二大平坝,境内三江(盘龙江、牛栏江、南盛江(竞流,鸡犬千村,田畴广阔,土地肥沃,桑麻遍野,不仅是名副其实的滇中粮仓和鱼米之乡,而且是当时益州郡的东异门户和通京大道的第一锁钥,“王滇者”自然就把“云南第一县”设置在这里了。
现在如果来认真梳理这“云南第一县”的“履历”,是需要不少文字才能阐述清楚的,何况中国古代的县治,因王朝的眨复更迭等诸多因素,大多疆域多变、名称频改。“是虽纷更不一,皆有世代可稽”——但无论怎样改变,土地还是那方土}电,山河还是那些山河,而曾在这块土地上设置过的府、州、川、甸、郡、部、县,无不湮没在漫漫的时光中,只在那些发黄的旧典籍上,留下些模模糊糊的印迹。至于嵩明的曾用名,诸如牧麻、升麻和崧盟、嵩盟,恐怕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记得住了。那些曾经用过的“县名”,因时间久远,其来历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比如崧盟,《元史·地理志》记载:盖此地“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崧盟”。大约在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五年(前82年(,明人诸葛元声所著《滇史》卷二亦云:“益州乌蛮车氏、谢氏、爨氏渐俱盛,汉使特筑金城(即今天嵩明县城所在地(于滇东北,号日‘长州’,以防枳硝。蛮至此,兵亦徙去,乃筑台以盟。人因名其地日:‘嵩盟’,今嵩明州盟蛮台址尚存。”这一说法有确凿的物证。在嵩明县城的南火神庙里(今盟台西路原县农机化技术学校内(,现在还立有一个“古盟台”,据说就是当时会盟的地方。《康熙嵩明州志》同样白纸黑字记载着:“盟台在州城南,世传诸葛武侯七擒孟获于崧山,筑台与盟,名日盟台,崧盟乃因盟台遥对秀崧山而得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