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智斗同门》
纵观吴起一生,文韬武略,战功赫赫,可谓“哪一国得之,哪一国便强盛”。而随着他的离开,魏、楚两国也很快衰落了下去。
吴起被楚国贵族乱箭射杀之后,虽然继位的楚肃王惩办了那些作乱者,但也顾虑到楚国的贵族集团毕竟根深蒂固,又下令车裂了吴起尸身,终止了“吴起变法”,算是对吴起和贵族集团各打五十大板。“吴起变法”一旦终止,楚国的崛起之路也就此打断。
魏国的状况更是糟糕:随着当年楚、赵联军的一番猛打猛攻,魏国多座城池失陷。虽说在吴起去世后,魏武侯陆续派兵收复了大梁、棘蒲等地,但魏国昔日的霸主地位已是岌岌可危。
魏武侯放走了吴起已算失策,但他最大的失策还不在于此。
吴起死后十二年,魏武侯也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目睹昔日天下无敌的魏国在自己的手中日益衰弱,心有不甘,但他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立太子。
结果魏武侯前脚刚去世,魏国随即大乱。
魏武侯有两位嫡子:长公子魏罃和二公子魏缓。由于魏武侯临终前没有确定继任者,因此在他死后,两位公子立即展开了夺位之争。长公子魏罃身为长子,得到了大多数老臣的支持,在争夺中占了上风,逼得二公子魏缓逃离了魏国。
按说魏国之乱应该到此结束,谁料真正的大乱这时方才开始。
魏缓一路向北逃到赵国,请赵成侯(赵敬侯之子)出兵帮助自己夺位。赵成侯继承了先父对魏国的仇恨,见大好机会送上门来哪肯轻易放过,遂答允下来。他修书一封送到韩懿侯(韩国国君)手中,约定共同进攻魏国。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